大开放力促欧博官网高质量发展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5-02-09 15:42

【牢记殷殷嘱托 续写红土荣光——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赣州三周年·系列报道

  日前,欧博官网在一次跨国视频会议里,一头是中国,一头是德国,赣州国际陆港与德国威廉港集装箱码头及物流园区通过视频连线方式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这是赣州国际陆港首次与国外港口建立战略合作关系。

  同一时间,一列复兴号列车在赣深高铁上疾驰。赣深高铁的开通,拉近了赣南革命老区与深圳特区的时空距离。这列高铁上,刚结束对赣州投资考察的外商不禁感慨:“我感觉赣州有老区的扎实作风,也有对标湾区的开放思维,在这里投资大有可为。”

  这就是今日赣州,开放风正劲,发展浪潮涌。

  “要充分利用毗邻长珠闽的区位优势,主动融入共建‘一带一路’,积极参与长江经济带发展,对接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以大开放促进大发展”——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和赣州时的殷殷嘱托,全市上下踔厉奋发,以大开放促进高质量跨越式发展。赣州与湾区城市的差距越来越小、和深圳特区的“距离”越来越近,国际“朋友圈”越来越大。一个开放发展、拥抱世界的赣州,日益呈现在世人面前。

  对接融入湾区 汇聚新动能

  自深圳疫情解封第二天起,龙南市陆续派出20支招商队前往开展招商。紧盯已落户的联茂、志浩、骏亚等龙头企业,今年该市已累计外出招商70余次。这是我市积极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招商引资不断档的一个缩影。

  不只是龙南,全市各地结合自身实际,积极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常态化开展“粤企入赣”系列活动,汇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新动能。各地各部门主动前往粤港澳大湾区对接百强企业和行业龙头企业,成功对接了格力电器、腾讯、富士康等知名企业。2019年至2021年,赣州共引进大湾区项目623个,占比56.33%;签约金额1745.04亿元,占比54.32%。仅去年江西省对接粤港澳大湾区经贸合作活动期间,欧博就签约项目42个,投资总额629.1亿元。

  赣州格外看重招商质量,拒绝“捡到篮子里都是菜”。方位上,瞄准湾区企业,产业上,则是聚焦本地主导产业。全市各地围绕“1+5+N”特色优势产业,瞄准行业龙头企业及上下游配套企业,着力引龙头、补链条、育集群;紧盯民企、外企、国企和杰出乡友、校友、战友等群体,开展“三请三回”和“三企入赣”。近三年,全市共引进“5020”项目65个,投资总额2101.35亿元,格力电器、吉利科技、富士康等一批知名企业投资的重大项目纷纷落户。

  赣州不仅注重签约,更加注重项目落地和后续服务。全市各地全面对标大湾区营商环境,出台《赣州市优化提升营商环境专项行动方案》,转作风、提效率、优服务,全面落实“5020”重大招商引资项目“五个一”推进机制,稳步推进市领导挂点联系重大项目。在2021年省、市重大招商推介活动签约的120个项目中,已注册118个,进资740.63亿元;开工116个,投产79个。赣州高密度推出了“一枚印章管审批”、工程建设项目“一站式集成”审批、“全产业一链办”、“一网通办”数字化改革等10多项创新举措,多项改革领跑全省,为全市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增加“湾区思维”“湾区速度”,提供高效政务保障。

  做强口岸平台 构建新格局

  我市口岸通道不断拓展,捷报频传:新开通运营赣州—布达佩斯中欧班列、赣州至上海铁海联运班列,赣州综保区开通赣州至东盟货运直通车,瑞金、龙南新开通运营铁海联运集装箱业务……经过多年努力,全市出海、出境通道和铁海联运节点进一步丰富。

  众所周知,赣州不沿边、不靠海。近年来,紧抓新时代赣南苏区振兴发展重大历史机遇,赣州大胆先行先试,依托赣州国际陆港的建设发展,实现口岸平台从无到有的突破、从小到大的蝶变,已成为连接“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城市和国际货物集散地,打造了内陆地区双向开放的新高地,助推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 

  口岸先行先试持续突破。赣州国际陆港开通运营“赣深组合港”,相比原有通关模式,赣州—深圳货物可实现当天抵达盐田港码头装船运输,物流成本最多可节约30%,时间可节约40%。铁海联运班列方面,深圳方向物流时效从原来的72小时以内缩短到10小时左右,厦门方向从原来的120小时以内缩短到72小时以内。截至去年底,赣州国际陆港先后开辟了满洲里、二连浩特、阿拉山口、霍尔果斯、绥芬河5个边境口岸和深圳、广州、厦门、宁波、上海等沿海港口的出入境通道,辐射“一带一路”沿线18个国家和地区,累计开行中欧(亚)班列1058列(开行总数占全省65%以上),累计开行铁海联运班列5520列。

  口岸平台建设稳步推进。赣州启动了黄金机场T1航站楼二期改造工程建设,赣州国际陆港多式联运示范工程通过交通运输部验收,铁海联运和中欧班列发展基础设施更加完善。赣州综保区在2020年全国综保区发展绩效评估中前进10位,迈入全国综保区B类方阵。赣州综保区调整至赣州国际陆港获国家正式批复。

  口岸经济新业态进一步繁荣。赣州国际陆港获批平行车进口试点,已累计进口采购平行车近1800台。赣州综保区建成RCEP东盟产业园,全年实现一线进出口总额120.27亿元,同比增长280%。龙南保税物流中心在全省率先实现跨境电商“9610”陆路出口转关首单业务,2021年实现一线进出口21671万元,同比增长203%。

  深耕经贸合作 把握新机遇

  今年3月18日,全市首家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QFLP)基金——赣州苏区崛起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实现首笔6000万美元现汇进资,标志着赣州成为江西省首个实现QFLP境外募资出资的基金落地试点区域。

  这是赣州经开区创新利用外资方式的又一成果。今年一季度,赣州经开区实现利用外资总额11196万美元、实际到位现汇进资额10015万美元,分别占全市比重的五分之一、二分之一以上。谈及缘何外资利用工作持续稳定在全市第一方阵、全省前列?赣州经开区的答案是:大胆探索、多方发力促扩能,挖掘潜力、催生老树发新枝。

  的确,大开放需要改革创新的勇气和智慧。近年来,赣州敢于直面疫情带来的挑战,以变应变,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积极融入“一带一路”重大合作布局,对外经贸展现新作为。

  深挖传统产业潜力,全市特色产业出口大幅增长。各地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大力支持重点外贸企业扩大进出口规模,建立重点外贸企业三级帮扶制度及跟踪服务台账,机电产品、家具、服装及衣着附件、高新技术产品等特色产业出口大幅增长。

  力促外贸新业态快速发展,把握发展新机遇。龙南市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电子信息)成功获批,赣州市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家具)老基地通过考核,我市已拥有4个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自获批中国跨境电商综试区以来,我市跨境电商生态不断健全,线上线下综合服务平台不断完善,全市建设跨境电商园区5个,实现了1210、9610、9710、9810跨境电商全业态开通,在全省率先开展跨境电商+中欧班列B2B业务试点。2021年,赣州累计实现1210进口、9610出口81万票,订单量是上年度的8.1倍。

  大开放还需要务实高效的举措和作风。在对外经贸方面,全市惠企帮扶成效显著,建立了年出口5亿元以上重点外贸企业跟踪服务台账,加快外贸资金审核及拨付效率,严格资金管理,2021年外贸扶持企业资金5000余万元。好的服务促进对外经济合作稳步发展。我市在做好走出去企业人员疫情防控及境外人员安全跟踪服务的同时,推动对外投资和对外承包工程实现新突破。2021年,全市对外投资同比增长42%;承包工程额同比增长19%。

  今日赣州,正以海纳百川的开放气魄,扬帆破浪的赶超姿态,奋力书写赣州开放型经济新时代答卷。(记者刘珊伊)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