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节欧博abg叩问:战地记者的初心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05-22 19:58

当地时间2016年6月17日下午,欧博abg国家主席习近平和夫人彭丽媛前往中国驻南联盟被炸使馆旧址,凭吊使馆被炸事件中英勇牺牲的烈士。新华社记者 饶爱民 摄

2016年,当地时间6月17日下午,刚刚抵达贝尔格莱德开始对塞尔维亚进行国事访问的国家主席习近平和夫人彭丽媛首先前往中国驻南联盟被炸使馆旧址,凭吊使馆被炸事件中牺牲的烈士。这是中国国家元首32年来首次到访塞尔维亚,习近平也成为1999年炸馆事件后首位亲临现场凭吊的中国国家元首。在炮火纷飞、炸弹轰鸣的南斯拉夫,新华社记者邵云环、光明日报社记者许杏虎采写了大量真实生动的报道,揭露了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践踏国际法准则、肆意蹂躏一个弱小国家的罪恶行径,他们为捍卫和平、伸张正义而呐喊,一直战斗到壮烈牺牲在北约的精确制导炸弹下。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2015年12月25日视察解放军报社,代表党中央、中央军委,对解放军报创刊60周年表示热烈的祝贺,向报社全体工作人员和离退休老同志,向全军新闻工作者致以诚挚的问候。这是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解放军报记者 周朝荣 摄

恩格斯说:“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的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 战地记者,是飞翔在战火中的凤凰。2015年12月25日,习主席视察解放军报社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在讲到“三个坚持”时,把“坚持军报姓党”放在首位,并语重心长地叮嘱军事记者:这是解放军报必须坚守的政治灵魂,任何时候都不能忘、不能丢。习主席指出,新形势下办好解放军报,要建设一支听党指挥、业务精湛、作风过硬的人才队伍。包括解放军报社同志在内的全军新闻工作者要自觉践行“三严三实”,加强党性修养,提高专业素质,弘扬战地记者优良传统,努力成为名记者、名编辑、名评论员。要加强队伍教育管理,严肃各项纪律,强化职业精神和职业操守,确保队伍可靠、干净、过硬。

2016年2月1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主持召开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并到中央新闻单位调研。这是习近平在人民日报社总编室同编辑们亲切交流。新华社记者 兰红光 摄

战地记者的初心是什么?首先,战地记者是一种责任,需要将战事信息第一时间准确、快速、详实地进行报道;其次,战地记者还意味着一种能力,一种在艰苦和充满不确定因素的环境下敢于挑战、善于发声、勇于揭示、勤于调研的能力。军事记者的初心在哪里?根植罗霄井冈,脉承延河太行。习主席在视察 解放军报社发表的重要讲话中,用“党在军队的喉舌”“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阵地”“党领导人民军队的一个特色”,对军报的重要地位作了高度概括,这既为新时代军事记者的初心和使命明确了定位,也为军事记者的职业理想和追求指明了方向。

战地记者从哪里来

中国的战地记者大多是从山河破碎的硝烟战场上走来。在2000年出版的《正义与勇气——世界百名杰出战地记者列传》一书中,收录了拍摄潘家峪惨案照片和撰写通讯《冀东潘家峪的大惨案》的战地记者雷烨。他是一名记者,也是一名战士,相机和纸笔就是他的刀枪。他典当祖屋,奔赴延安,24岁投身革命,29岁英勇牺牲。雷烨短暂的一生,足迹遍布冀热辽,留下了《转战长城内外》《驰骋滦河挺进热南》《塞外烽烟》等组照,以及《我们怎样收复了塞外的乡村》《塞外,新收复的乡村为什么拥抱子弟兵》等充满对祖国山河热爱和必胜信念的稿件。

聂荣臻司令员与八路军总政前线记者团合影,左一为雷烨,欧博官网右三为聂荣臻。(资料图)

为中华民族解放事业流尽最后一滴血的柳朝琦,是八路军冀鲁豫根据地《冀鲁豫日报》的战地记者。1943年冬天,他在采访途中遭遇敌人,中弹牺牲。生前,他发表了《鏖战甘草固堆说明日寇必败我必胜》《军区部队跳出敌围,万余日伪扑空》《敌“拉网扫荡”失败,灰溜溜滚开了》等多篇报道,受到抗日军民的欢迎,但同时也为日伪军所仇恨。柳朝琦为了快速准确得到第一手材料,他每天都到前沿阵地采访。哪里战斗最激烈,他就出现在哪里。报社考虑到他的安全欲召他回后方基地,他却对领导说:“我还没做多少工作,这里又需要我,我怎么能回去呢?谁到战地采访都一样危险,我是共产党员,还是让我留下来吧!”柳朝琦曾在给父亲的家信中写道:“国难当头,我决心把自己的鲜血和生命献给祖国的神圣事业!”如他所愿,作为战地记者,他把自己的22岁青春热血洒在了疆场。

记者张郁廉(资料图)

中国第一位战地女记者张郁廉,1934年考入燕京大学,主修教育,辅修新闻,参加了“一二•九”运动。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她随流亡学生逃到南京、武汉。当时,苏联是抗战之初第一个给中国提供军事和经济援助的国家,中国亟须俄语人才,她的俄文、中文都很好,又学的是新闻,苏联塔斯通讯社汉口分社就把她招聘进去了。她经历了台儿庄大捷、武汉会战、长沙大火、重庆大轰炸等重大事件,还访问了延安。她说:“我是在东北长大的,长期受外国人的欺压,民族意识也就特别强烈,能帮助当时采访新闻的外国记者,当国家需要我的时候,我就到前线去了。”她写下的报道为国人留下了永远难忘的民族之殇和抗日记忆。

1939年9月,我八路军部队在河北省灵寿县陈庄镇地区全歼进犯日寇2000余人,粉碎了敌人的扫荡,巩固了根据地,鼓舞了抗日军民的斗志。沙飞 摄

根据保护记者委员会的统计,2017年共有34位记者在工作中不幸身亡,其中16名死于战火,12名死于谋杀,还有6名死于危险任务。这些数字让人难过,但也让人肃然起敬。战地记者的牺牲与一般意义上被炮火夺去生命不一样,他们从战场上走来,在炮火中穿行,无论战场风云如何变幻,他们的初心不改、信念不衰。他们的勇气是从正义中来,他们的初心从信仰中来,他们的执着从坚守的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底线中来。

战地记者向哪里去

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主席强调,要“增强本领能力,加强调查研究,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这也应是军事记者弘扬战地记者的优良传统和一以贯之坚持的过硬作风。

宣传思想工作是拿纸笔战斗的特殊战场,是一项政治性、政策性、专业性都很强的工作,没有几把刷子干不好,没有高素质、好把式、真功夫也干不漂亮。《军事记者》就曾刊发稿件,报道走进中国维和部队各任务区进行采访的记者风采。其中一篇写道:“我们采取‘嵌入式’采访模式,穿上防弹衣,戴上头盔,乘坐装甲突击车,全副武装地和他们一起执行夜间巡逻任务。那天晚上出发不久,两名持枪武装人员突然拦住了我们的车队。当时的战斗氛围,让记者瞬间感受到当地严峻的安全形势。”战地记者不能是战场上的“包袱”或“累赘”,必须拿枪能战斗,提笔能写报道,举镜头能拍摄,在融媒体转型中文武兼备、智勇双全。

过去的敌人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现在的敌人在刀剑无形的隐形战场上。今天,媒体格局、舆论生态、受众对象、传播技术都在发生深刻变化,特别是互联网正在媒体领域催发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读者在哪里,受众在哪里,宣传报道的触角就要伸向哪里,宣传思想工作的着力点和落脚点就要放在哪里。战地记者要有文韬武略、博古通今的政治智慧,要掌握信息技术、传播手段的更新换代,尤其是拥有强健的体魄、过硬的军事素养,才能在未来陆海空天电磁全维空间、全频谱作战中,知道仗怎么打、稿子怎么写、融媒体怎么传播。没有金刚钻,真就揽不了瓷器活。

他们用生命践行军事新闻使命,在采访路上以身殉职。上图从左至右依次为:2007年,编辑郭天一在帕米尔高原边防部队采访途中;1980年,记者杨明辉在川藏公路二郎山采访途中;1993年,记者杨学泉在采访内蒙古边防部队。(资料图)

战地记者是一个承载着光荣与梦想的职业。军事记者平时钻猫耳洞,冲生死线,翻冰达坂,穿无人区,跑演训场,写出的稿件既要有温度,也要有深度,更要有高度;战时军事记者既是战地记者,也是一名战士,写出的稿件要像“匕首”“投枪”,既要鼓舞军民斗志、提振官兵士气,也要形成战略威慑,书写历史使敌人怕,更要记录战争、揭示真相。

战场上的兵戎相见,演训场上的头脑风暴,月夜下的孤独寂寞,生活中的风餐露宿……关键时刻冲得上,挺得住,拿得下,吃别人不能吃的苦,遭别人不能遭的罪,忍别人不能忍的气,做别人不能做的事,这既是战地记者的优良传统,更是军事记者的职业追求,因此,我们要不忘初心,继续弘扬战地记者敢于牺牲、追求真相的执着精神,不仅要打硬仗,而且要打赢仗,书写新时代革命军人的血性风采。

(来源:解放军报记者部微信;作者:记者刘丽群)

肩负起军事记者的光荣使命

■陈洪山 刘洪涛

11月8日,广大新闻工作者迎来第19个中国记者节。庆祝节日、分享荣光的同时,每一名记者也应感受到肩上的担子和使命。

新闻记者作为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每天都在“写天地之辉光,晓生民之耳目”。记者永远是行者,光荣永远在前方。正是千千万万的“同行者”,让我们见证着时代的盛事,也聆听到最细微的声音。新时代新征程,广大新闻记者只有更加自觉地肩负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才能在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上大有作为。

广大军事记者肩负着为党的政治主张和先进理论鼓与呼、为强军兴军鼓与呼的特殊使命。在我党我军的新闻史上,名家大家辈出,范长江、邓拓、穆青、刘白羽、魏巍等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多少上天入地的“大兵记者”、出生入死的“战地记者”、学富五车的“专家记者”,寂寞而又充满激情地跋涉在军事新闻的道路上,深山问宝,探骊得珠,为展示和塑造人民军队威武之师、文明之师的良好形象而竭诚奉献。

当前,媒体格局、舆论生态、受众对象、传播技术都在发生深刻变化,新闻媒体的竞争空前激烈,媒体融合的进程急剧提速,新闻舆论工作成为意识形态斗争的最前沿。军事记者如果无视时代潮流,缺乏阵地意识和创新精神,就难以担当起宣传强军思想、激发强军精神、汇聚强军力量、助推强军实践的重任。

“褚小者不可以怀大,绠短者不可以汲深。”新闻记者是一项政治性、政策性、专业性都很强的工作,没有几把刷子是干不好的。迈不进基层门槛、走不进官兵心坎,就写不出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新闻佳作。著名战地记者华山经常深入部队与战士们一起行军野营,一起冲锋陷阵,经常蹲在战壕里“坐脚后跟上,就着膝盖”记录采访见闻。穆青回忆华山时说道:“如果没有这样的经历和亲身感受,他是写不出《踏破辽河千里雪》《英雄的十月》这样不朽的锦绣篇章的。”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好的新闻作品都是脚力、眼力、脑力、笔力的结晶。军事记者应自觉加强学习,加快知识更新,努力掌握好“看家本领”。应大力弘扬战地记者的优良传统和过硬作风,坚持“三贴近”、落实“走转改”,创作出更多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精品力作,不断提高军事新闻舆论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这是军事记者的无上光荣,更是军事记者的如山使命。

刊于11月8日

《解放军报》03版

综合:解放军报、解放军报记者部微信公众号;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