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安徽大学主动对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世界科技发展前沿,聚力服务安徽新材料、集成电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主攻集成电路先进材料与技术,建设材料科学与工程世界一流学科,以一流学科建设为带动,搭平台、建队伍、育英才、强贡献、促交叉,打造服务国家和安徽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力量。
一是追求“一流”搭平台。创建国内首个覆盖“低功耗电子材料筛选—功能验证—电子器件设计—流片—封测”集成电路先进材料与技术全链条创新研究平台体系。牵头申建“强光磁集成实验设施”大科学装置,入列国家“十四五”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备选项目,先期启动建设强光磁试验装置,开展大科学装置关键技术预研,为我国探寻先进半导体材料、揭示重大疾病病理研发高效药物打造国之重器,引领未来材料产业发展。建立覆盖集成电路设计、装备、材料、封装、测试整个产业链的技术攻关平台,培养集成电路急需人才,入列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成包含超高温单晶生长系统、单(双)球差矫正电镜等在内的材料科学综合研究平台,开展材料制备与物性测试、微纳加工和球差电镜结构表征等研究。
二是追求“精准”建队伍。瞄准国家高精尖缺领域,发挥一流学科建设和重大创新平台吸引汇聚人才作用,实施“揭榜挂帅”“至诚至坚人才培育计划”,引育磁性材料国家级领军人才7人(自主培养4人)、中国科学院百人3人、省级人才70人次。培育后备力量,全职引进51名海内外英才,学科每年安排8000万元专项支持青年人才培育。近几年新进教师中80%获国家级科研项目资助;在站博士后增加58人,16人获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强化人才团队建设,聚焦集成电路先进材料等关键领域,引育4名国家级领军人才担任创新团队PI;通过“定向委托”,稳定支持金属团簇等传统优势研究团队提能增效;通过“先赋权后转化”,加速团队成果转移转化。新型量子功能材料研究团队获评“安徽省先进集体”,聚烯烃工业研发团队获批安徽省“115”产业创新团队。
三是追求“质量”育英才。深度实施育人模式改革,实施“名师、名课、名教材”建设工程,构建一流人才培养体系,以高水平教学研究带动教学改革,推动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深化科教融汇。与中国科学院共建学术共同体,互聘高水平导师,联合培养新材料等领域拔尖创新人才。深化产教融合,与长鑫存储、北方微电子研究院等知名头部企业共建集成电路先进材料与技术产教研融合研究院,探索卓越工程师培养。深化学科交叉,实施“材料+X”人才培养,融合电子、化学、物理等学科力量,建立跨学科导师协作组,打造以材料为主体的学科交叉特色育人模式。深化国际合作,与法国特鲁瓦技术大学等共同开展材料科学和集成电路卓越工程师培养;与美国石溪大学等共享共建半导体物理等融合式课程。近年来,学科学生在各类学科竞赛中获国家级奖项16人次、省部级奖项68人次,获全国大学生金相大赛等一等奖6项;学生以第一作者发表高水平论文210余篇,授权专利40余件。本科生升学率达59%、就业率95%,研究生毕业去向落实率98.6%;毕业生留皖率58%,超80%服务新材料、集成电路等战新产业。
四是追求“原创”强贡献。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安徽战新产业发展,以标志性成果为导向,推动“从0到1”的原始创新,发现配体保护的金属团簇作为光波导材料具有优异的低损耗、高偏振发射性能,为有源光波导材料家族增添新成员,发表在Science。新型量子功能材料、集成电路工艺材料与封装材料等产出70余项基础研究成果,发表在Nature、Science及系列子刊、Adv. Mater等材料领域顶刊。研发新型光子材料和光子器件,实现国产替代,综合性能指标领跑国际第一方阵,服务国家重大任务和公共安全,发挥“不可替代”作用。赋能产业升级,研发新型团簇基催化材料,实现CO2在温和条件下“变废为宝”,吸引投资5000万元,建设CO2绿色转化示范生产线。自主研制国内性能最佳的极低温稀释制冷机,为量子计算机提供必须的极低温环境,成果作价1005万元成立科创公司。研制半导体材料激光加工小型化装备,为国内最大新型显示生产线实现国产化替代,直接经济效益近10亿元。
五是追求“融合”促交叉。打破学科壁垒,成立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部,以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为核心,融合物理、化学、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学科力量,搭建强光磁试验装置、材料综合研究平台、集成电路先进材料与技术研究设施等一流创新平台,汇聚高端人才,组建交叉创新团队,开展协同攻关,构建“研究—技术—产业”创新链,带动一流建设学科相关支撑学科高质量发展。在第五轮学科评估中,材料科学与工程及支撑学科物理、化学、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全部提档升级,材料科学、工程、计算机、化学等4个学科进入ESI前3‰,物理学进入前1%,反映学校国际高质量基础研究能力和科研水平的自然指数,国内高校排名上升至47位,国际排名上升至154位,成长速度位居全国高校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