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博abg世界十大名画赏析,你知道的有几幅?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12-03 00:08

500年了,欧博abg人们不停地研究蒙娜丽莎若有若无的神秘微笑,终于发现原来达芬奇用了一种晕涂法,用300多层颜料叠层涂加,让表现笑容的部分变得色调丰富又模糊地隐藏在阴影中,于是达芬奇让蒙娜丽莎定格在微笑的前一秒,也让你看到了她谜一样的微笑…

有好奇的专家用情感识别设备检测蒙娜丽莎的脸,结果发现她的微小礼竟然包含了很多情绪,高兴83%,愤怒2%,恐惧6%,厌恶9%,更有一个名叫罗恩•皮奇里洛的业余画家声称看到了蒙娜丽莎背后的秘密。

他的方法是将蒙娜丽莎顺时针旋转90度,然后在画中发现藏了4种动物形象,狮子、猿猴、水牛和一条类似蛇的动物,根据达芬奇笔记中“要让她的心脏仿佛被一只大蛇所噬咬”等表述,以及蒙娜丽莎手的姿势等细节,罗恩赋予这幅画作一个新的阐释:嫉妒。

反正,达芬奇已经不在了,欢迎大家继续解读…

2、《最后的晚餐》

收藏于:意大利米兰圣玛利亚德尔格契修道院,作者:达芬奇(意大利,1452年~1519年)

“你们当中有一个人会把我出卖……”

耶稣刚说完这句话,一种在劫难逃的冷峻气息袭上每一个参加晚餐的人的心头,一连串最最复杂的感情在绘画史上第一次得到了如此深刻、如此细腻的反映。

达芬奇用一种极其复杂的按远近比例缩绘的方法,以及神奇的“轮廓渐淡法”将圣徒们的形态刻画地栩栩如生,人们每一次欣赏这幅画作都会感受到不同的含义。

在这幅壁画的创作中,看重密度的达芬奇,放弃了壁画技法,彩用蛋黄调和颜料的画法。由于颜料调和的失败,两年后画面已经开始剥落,后期又缺乏保护,现在大部分已经遭到损坏,令人扼腕。

3、《向日葵》

收藏于:荷兰阿姆斯特丹梵高博物馆,作者:文森特•威廉•梵•高(荷兰,1853~1890)

梵高自画像

以心灵作画的大师;生前卖不出去画的大师;被人误解,得不到社会的承认,在精神病院还能画出传世名作的大师,死去之后,人们从他的作品里看到了许多伟大的东西…

梵高一生创作了十一幅向日葵,只有这一幅保存在梵高美术馆,创作与阳光明媚的法国南部。画面像闪烁着激情熊熊的火焰,粗厚有力的笔触,强烈的色彩对比,迸发出炙热的激情,梵高笔下的向日葵已不是简单的植物,而是带有原始冲动和激情的生命本体。

4、《星月夜》

收藏于: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作者:文森特•威廉•梵•高(荷兰,1853~1890)

1889年6月,梵高在圣雷米一家精神病院里创作了这幅梵高作品中最为著名的风景油画。那一年,梵高疯病又一次发作,在与高更的一次激烈争吵后,欧博官网割下自己的一只耳朵,并用手帕包着送给一名妓女,之后被送入精神病院,待了1年零8天,期间完成150多幅油画和100多幅素描,《星月夜》是该时期的代表作。

这幅画,展现了一个高度夸张变形与充满强烈震撼力的星空景象。那巨大的、卷曲旋转的星云,那一团团夸大了的星光,以及那一轮令人难以置信的橙黄色的明月,大约是画家在幻觉和晕眩中所见。

在梵高的画笔下,天地间的景象化作了浓厚、有力的颜料浆,顺着画笔跳动的轨迹,而涌起阵阵旋涡。整个画面,似乎被一股汹涌、动荡的激流所吞噬。风景在发狂,山在骚动,月亮、星云在旋转,而那翻卷缭绕、直上云端的柏树,看起来像是一团巨大的黑色火舌,反映出画家躁动不安的情感和狂迷的幻觉世界。

5、《梦》

收藏于:美国收藏家史蒂文·科恩,作者:巴勃罗·毕加索(西班牙,1881~1973)

与穷困潦倒的梵高不同,毕加索的一生辉煌之极,作为西方现代艺术的创始人,其作品多产,风流倜傥,女人是他作品中的一个重要主题。

毕加索自画像

1927年,47岁的毕加索与一位长着一头金发,体态丰美的17岁少女玛丽•德蕾莎•沃尔特初次相遇,沃尔特成为了毕加索绘画和雕刻的模特儿,并为毕加索生下女儿玛姬。

又过了17年,64岁的毕加索在给她的生日贺信中写道:“对我来说,今天是你17岁生日,虽然你已度过了两倍岁月。在这个世界上,与你相遇才是我生命的开始。”

这幅画创作于1932年,可以说是毕加索对精神与肉体的爱的最完美的体现。

6、《创造亚当》

收藏于:梵蒂冈西斯廷教堂,作者:米开朗基罗•博那罗蒂(意大利1475~1564)

文艺复兴时期最伟大的艺术家之一,与达芬奇、拉斐尔并称文艺复兴三杰,一生追求完美,他的风格几乎影响了三个世纪的艺术家,后人把小行星3001以他的名字命名以示尊敬。

这幅作品是米开朗基罗壁画作品中的代表作,当时他被迫接受了西斯廷礼拜堂屋顶壁画的任务,心情悲愤,但不料此画竟成为他生平最大杰作。

这幅巨型壁画历时4年多完成,由于长期仰面作画,以至于米开朗基罗颈部僵直,书信都要置头顶仰视。画中的亚当形象形态健壮,气魄雄伟,具有强烈的意志和力量,当从天飞来的上帝将手指伸向亚当,准备将灵魂传递给亚当,就在神圣的火花将要触及亚当的一瞬间,人与上帝奇妙地并列起来,触发我们无限的敬畏感。

7、《大宫女》

收藏于:法国巴黎卢浮宫,作者:让•奥古斯特•多米尼克•安格尔(法国1780~1867)

安格尔自画像

安格尔的作品清高绝俗,庄严肃穆,是19世纪新古典主义的代表,而这一切都可以通过他的作品《大宫女》完美体现出来。画中,安格尔放弃了很多不必要的细节,使之统一在一片安详静谧的和谐气氛中,就像是精心计算过一样,随意改动其中任何一处,都会使整个画面彻底坍塌。

这是一幅颇有争议的优美裸体名画,是一次背离古典注意规范的一次大胆个性化绘画尝试,其夸张变形的人体,把优美推到了怪异的程度。安格尔毫不隐饰地极力夸张女子裸体感官上的魅力,同时又及其冷静、富有克制力的将它放在了视觉与欲望之间的合适位置。

1819年,一位批评家评论这个宫女“没有骨头、没有血液 、没有生命、没有立体感,总之任何构成模仿的因素都没有时”,他恰恰不自觉地表彰了绝不追求模仿形似而是追求创造效果的安格尔。

8、《西斯廷圣母》

收藏于:德国德累斯顿茨温格博物馆,作者:拉斐尔•桑西(意大利1483 ~1520)

拉斐尔是文艺复兴三杰中最年轻的一位,性情平和、文雅,创作了大量的圣母像,作品充分体现了安宁、和谐、完美和恬静,代表了文艺复兴时期艺术的巅峰,但遗憾的是,年仅37岁的拉斐尔就英年早逝,留世作品300余幅。

《西斯廷圣母》几乎可以被认为是圣母画中的绝品,是拉斐尔圣母作品中最负盛名之作,受到所有人的欢迎,至今在欧洲,如果说某个女人“象拉斐尔的圣母一样”,那就等于是说那个女人拥有无上的美。

《西斯廷圣母》中,圣母形象一扫中世纪以来的那种冰冷、僵硬,不可亲近的模样,而是将圣母描绘成一个美丽,温柔,充满母性的意大利平民妇女,她的脸上洋溢着坦然的骄傲,为自己手中怀抱着的基督;同时她的脸上又流露出带有牺牲精神的伟大母爱,因为她要把心爱的儿子奉献给人世。

画中的圣母抱着圣子从云端降下,身穿金色锦袍的教皇西斯廷二世向圣母、圣子做出欢迎的姿态,而稍作跪状的圣女渥瓦拉,则虔心垂目,侧脸低头,微露羞怯,表示了对圣母、圣子的崇敬和恭顺。位于中心的圣母体态丰满优美,面部表情端庄安详,秀丽文静,扒在下方的两个小天使睁著大眼仰望圣母的降临,稚气童心跃然画上。

拉斐尔的这幅名画对美丽与神圣、爱慕与敬仰的把握都恰到好处,显示出高雅的格调,使人获得升华的精神享受,被高度评价为可与《蒙娜丽莎》相媲美的人类文化艺术稀世瑰宝。

9、《吹笛少年》

收藏于:巴黎奥赛博物馆,作者:爱德华•马奈(法国1832 ~ 1883)

爱德华•马奈是19世纪印象主义的奠基人之一,由于受到日本浮世绘及西班牙画风的影响,马奈大胆采用鲜明色彩,舍弃传统绘画的中间色调,将绘画从追求立体空间的传统束缚中解放出来,朝二维的平面创作迈出革命性的一大步。

马奈自画像

《吹笛少年》描绘的是近卫军乐队里一位少年吹笛手的肖像,在这幅画中没有阴影,没有视平线,没有轮廓线,以最小限度的主体层次来作画,否定了三度空间的深远感。

杜米埃说过马奈的画平得像扑克牌一样,自然主义作家左拉曾在这幅《吹短笛的男孩》面前赞叹道:“我相信不可能用比他更简单的手段获得比这更强烈的效果的了。”

虽然现在来看,这幅画给人带来的震撼并未见得有多强烈,然而在马奈那个时代,这幅画的好处恰恰在于叛逆,不合当时的礼教,既没内容,也没深意,就是个小男孩,什么都不代表,什么都不说明,而且马奈画得非常快,完全变革了以前画法!

当时的马奈作品遭到许多批评和不理解,这幅《吹笛少年》曾被官方沙龙展的评判委员会拒绝,可谁想100多年后,这幅画竟然市值8亿人民币!

10、《日出•印象》

收藏于:法国巴黎马蒙达博物馆,作者:克劳德•莫奈(法国1840~1926)

克劳德•莫奈被誉为“印象派之父”,他最重要的风格是改变了阴影和轮廓线的画法,对光影之于风景的变化,已到走火入魔的境地。

他对光色的专注远远超越物体本身的形象,使得物体在画布上的表现消失于光色之中,他让世人重新体悟到光与自然的结构,以难以想象的光线、色彩、运动和充沛的活力,取代了以往绘画中僵死的构图和不敢有丝毫创新的传统主义。

《日出•印象》是印象主义绘画的开山之作, 描绘的是法国勒阿弗尔港口一个多雾早晨,整个画面笼罩在稀薄的灰色调中, 笔触随意、零乱, 展示了一种雾气交融的景象。海水被晨曦染成淡紫色,天空被各种色块晕染成微红,三只摇曳的小船在薄涂的色点中显得朦胧模糊,船上人影依稀可辨,远处的工厂烟囱,大船上的吊车等若隐若现。

这幅画是史无前例的,有的评论家挖苦说:“毛坯的糊墙纸也比这海景完整!”,一名新闻记者则讽刺莫奈的画是“对美与真实的否定, 只能给人一种印象。”于是,莫奈就给这幅画起了个题目《日出•印象》,“印象主义”也就成了这个画派的桂冠。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