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篇三: 媒体要留住人才?首席记者制等三项举措请欧博abg快些再快些!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05-19 17:09

“喧嚣浮躁的传媒业,欧博abg使得真正新闻人的坚守日益悲壮,而妥协,只能让这种悲壮看起来更滑稽。资本的推波助澜带来野蛮生长,秩序重构的成本集腋成裘。!”看了《传媒茶话会》昨天推出的《记·事|业务篇二:老记者,理想在左,生活在右》一文后,中国消费者报社社长朱剑桥发出这样的感慨。

生活的压力和理想的窘境,正推着很多人的手,一笔一画写下“辞职”二字。

必须承认,资本运作的时代,传统媒体无法完全用资本的力量与商业公司争夺人才,但传统媒体也不能眼睁睁看着自己成为为各大商业公司免费培养人才的“黄埔军校”。

为了行业的前途和命运,为了媒体昨天的骄傲和明天的荣光,必须留住优秀记者,留住优秀人才!

有些事,即便再难,现在也必须赶紧做了!

重推首席记者制,快些,再快些!

首席记者,这个提法并不新鲜。90年代,大量都市类媒体异军突起,在报业市场上叱诧风云,喧嚣过后紧接着带来的是激烈和残酷的竞争。为了争夺和吸引优秀记者,不少媒体都推行首席记者制,在职业发展空间和薪酬待遇上给予首席记者充分的保障!

在行业处于拐点的关键时刻,《传媒茶话会》再提首席记者编辑制,呼吁重推作为业务带头人的首席记者制,呼吁业务至上的精神的重归。

01

首席记者是对记者专业能力的肯定

现有的行政晋升渠道之外,必须要为在业务上有特殊能力、热衷于新闻业务的优秀记者开辟另一种晋升渠道——首席记者正是最适合的路径之一。首席记者不是论资排辈,更不是管理者的另一种称呼,是对记者专业能力的高度肯定。

在国外,首席记者与行政管理岗位有明确的分界线。阳歌曾是路透社的首席记者,于2009年至2010年底,在路透社香港站担任了两年企业新闻方向首席记者。他告诉《传媒茶话会》,路透社施行“两条腿”走路的管理办法。各个分站的主任负责一切行政事物,而首席记者只需负责带领记者团队进行选题策划和重要选题的操作。

展开全文

优秀的记者是媒体大稿重稿的承担者,是媒体的灵魂人物。在当下,给予优秀记者首席记者称号,欧博官网既是对其专业能力认可,更是一种心理慰藉。

02

首席记者,待遇向总编辑看齐

“我认为,首席记者的工资和总编辑看齐,只有给记者单位内最高规格的待遇,才能把优秀记者留在一线。”《北京青年报》社长张延平告诉《传媒茶话会》,薪酬待遇上向首席记者倾斜一来是对首席记者本身专业能力的认可,二来也可以激励团队其他记者,不当官,做好记者也能有好收入。

前路透社香港站企业新闻方向首席记者阳歌也向《传媒茶话会》透露,路透社首席记者的薪资和分站主任相当。

此外,阳歌还向《传媒茶话会》透露,路透社和海外很多媒体并不采用绩效式的考量标准,对首席记者不强制要求稿件数量,而是依据稿件的具体质量的差别,月薪在一定范围内有所差别。

“首席记者不是按篇取胜而是以品质取胜。”张延平告诉《传媒茶话会》。当中国记者被打上“吃青春饭”的标签的时候,需要用首席记者告诉媒体人,记者做得好完全可以终生化。

03

首席是媒体的灵魂,再难也要推行

广告锐减、发行量下滑、受众流失、影响力下降。在新媒体的夹击之下,传统媒体四面楚歌。巨大的经营压力让传统媒体任何的变革都举步维艰。

“如果体制机制还是老的,薪酬考核标准还是死的,同样留不住优秀记者。特殊人才特殊对待,必须克服一切阻力为首席记者量身定做一套发展模式和考核标准。”《北京青年报》社长张延平建议国家在注重对优秀媒体人的精神嘉奖的同时,也要更加务实,解决记者的实际困难。

人事制度改革,快些,再快些!

有些事,确实让人很伤心。

一位在一线摸爬滚打了五年的记者告诉《传媒茶话会》,尽管一直从事采访报道,但他却连申请记者证的资格都没有,面对采访对象“你的记者证呢?”的问话,他只能尴尬地掏出介绍信,或者含糊过关;一位记者,在本单位内部各种获奖证书拿了厚厚一摞,却因身份问题连参评“中国新闻奖”等全国性奖项的机会都没有;还有另一位记者工作多年,业务突出,却没有竞聘部门主任、副主任的资格;更有甚者,大稿小稿写了一堆,连署名资格都没有……

卡住这些记者的正是他们的身份。劳务派遣、合同制、部门聘……他们的身份有各种各样的叫法,但无论怎么叫,他们都不是媒体的“正式工”。

人分三六九等,这种现象在媒体里十分普遍。拼抢新闻熬夜奋战时不分你我,月底工资条上的数字和上升空间却差别巨大。“新闻民工”的自嘲背后,有多少心酸苦楚?现行的人事制度又对多少优秀的媒体人紧紧关上了晋升发展的大门?

2016年2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谈到要深化新闻单位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对新闻舆论工作者在政治上充分信任、工作上大胆使用、生活上真诚关心、待遇上及时保障。

今年2月底,中央电视台开始尝试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通过自身改革先行一步,不再采用劳务派遣用工方式,由台直接与企聘员工签订劳务合同。7000名企聘人员由与中视汇才签约改为直接与央视签约,转聘人员不承诺解决事业编制和北京户口。

距离习近平总书记2.19讲话一年零九个月过去了,距离央视宣布要进行人事改革9个月过去了。除了当时浓厚热烈的报道,关于人事制度改革,包括央视人在内的媒体人尚未等到令人欣喜的结果。

“转了台聘也不代表有编制,更不等于能解决北京户口,而且工作期间工资可能会降,退休后待遇好些。上有老下有小,我熬不起了。”面对《传媒茶话会》“为什么不再等一等”的提问,一位刚刚离职的央视记者这样说。

等不起的只能选择离开。

在发展的黄金期,传统媒体人员队伍迅速扩张,而人事制度却未能与之相匹配,历史遗留问题越来越突出。人事制度已经成为制约传统媒体的发展痼疾,再不刮骨疗毒必将造成传统媒体行业更深层的动荡。

人事制度改革快些,再快些!即便不能从根上解决媒体人离职的问题,但却能让有才干、愿意留下的人看到职业发展的希望。

为“两栖”记者创造发展空间,快些,再快些!

伴随着移动互联时代的到来,媒体人看到了越来越多的发展的可能性。限于现有媒体管理制度的限制,不少媒体人选择了离开媒体,拥抱市场。罗辑思维创始人罗振宇曾是央视员工;“咪蒙”创始人马凌曾任职于南方都市报深圳杂志部;“六神磊磊”创始人王晓磊曾是新华社重庆分社资深时政记者……这个名单还可以延长再延长。

有优秀媒体人的专业能力,也有市场化的意识和头脑,这样的媒体人正像水陆两栖动物。原有的媒体形态和管理方式就像铁板一块的陆地,限制了他们自由施展才华的积极性,满足不了他们拥抱海洋的需求。

“传统媒体从来不缺少有市场头脑,有创意、有才华的人,媒体要为爱折腾、有激情、有专业特长的记者搭建平台,帮助他们将创意设想变成成果。”新华社《中国名牌》杂志总编辑周志懿告诉《传媒茶话会》。周志懿是曾任《传媒》杂志社执行社长,多年的行业研究使他对传统媒体人的能力了如指掌。

为优秀媒体人提供更多空间和可能,有些媒体已经做出了探索。

2014年5月,名为“团结湖参考”的政论时评微信公众号正式创立。创始人兼主编蔡方华是《北京青年报》一位写了十五年时评的资深媒体人。

“团结湖参考”微信公众号截图

《北京青年报》社长张延平告诉《传媒茶话会》,为了留住蔡方华,《北京青年报》专门为其成立“团结湖参考”工作室,尽管现在工作室仍属于报社评论中心的一个部门,但包括考核在内几乎所有事情都是独立运作。此外,创始人待遇向总编辑看齐。就是这样一个不卖噱头的严肃评论类公号,曾创下3天增加8万粉丝的纪录,团队也因此获得了报社8万元真金白银的奖励。“支持创客文化,充分挖掘记者编辑的潜能,既能让编辑记者人尽其才,又增加媒体自身影响力,双赢。”《北京青年报》社长张延平如是说。

传统媒体要做的是留住而不是赶走这些“两栖”媒体人。

当每个媒体人的小宇宙都得以爆发的时候,就是传统媒体重新散发耀眼的光和热的时候!

《传媒茶话会》评论:

狭窄的晋升通道,逼仄的社会现实,正像两块不断逼近的夹板,将很多优秀的媒体人从这个行业中“挤”出去。

理想在左,现实在右,在理想与现实左右手互博中,即便新闻理想再高大,总还是需要一个着力点让肉体在这滚滚红尘中得以着陆。多少老记者无奈转身的背后,是被理想和现实撕扯后的妥协,妥协于不断飞涨的房价物价,妥协于为人子女为人父母的身份。

身处传媒大变革的时代,媒体机构想在重重危机中突围,想在与新媒体在用户争夺战中抢得一座山头,就需要创新机制,给优秀媒体媒体人该有的身份认同和职业能力认可,给他们与付出适配的收入,给他们与个人能力匹配的发展空间。

如果把传统媒体比喻成一个人,那么优秀媒体人的不断离开无异于个体不断失血。轻则头晕目眩,重则危及性命。

止血,迫在眉睫!

《传媒茶话会》总编辑 宫佳奇

(来源:传媒茶话会)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