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人民日报社有15位年轻记者奔赴国内分社工作。一年多来,欧博官网他(她)们走南闯北,穷究万象,在挫折中砥砺,在收获中领悟,体验着一个人民日报记者的使命与光荣。
在新闻采写方面,他(她)们到分社工作以后,都勇于到一线采访,对稿子几经磨砺,写出了不少优质稿件。
他(她)们是如何成长起来的呢?请看下面的一番剖析――
一、多闯:在实践中勇于摔打,总结提高。
内蒙古分社记者翟钦奇到分社工作一年了。一年来,从朔漠到广原,从长河到深林,在这片有55个民族生活的土地上,他横跨了三道“难关”:广阔边疆带来的地理关、地域和民族差异带来的语言关、陌生环境带来的心理关。
他说,作为守望祖国边疆的分社记者,唯有以坚韧破地理关、以真情破语言关、以守正破心理关,脚下的路才能越走越扎实,笔下的文字才能力透纸背。
翟钦奇的经验说明,作为一个年轻的记者要想有所作为,就必须勇于多闯。在实践中摔打,在总结中提高。如果把“闯”视为畏途,只想“舒服”,欧博那是难于成大事的。
二、多写:在写作中练笔,积累经验。
写稿是记者的职责,这些年轻人一到分社就积极投入到新闻采写中。他们说,把写好每篇稿件都当作成长的机会。
据了解,这些分社记者已经在报上发表了多篇文章,受到大家的好评。
年轻记者写稿并非一蹴而就,其间经过“采访-写稿-修改-再采访-再写稿-再修改”的过程。面对此,年轻记者不厌烦、不躲避,而是以积极地态度投身其中,成长很快。
人民日报一位资深的老记者说,现在这些年轻记者的路子走对了。当年我们刚到报社时也是这样走过来的。刀在石上磨,稿在写中练。只有多写多改,才能掌握各种新闻写作的体裁,一旦需要就能派上用场。
三、多问:虚心向前辈请教,勇于实践。
福建分社记者王??欣,有一次到漳州芗城区采访一老旧小区引入国有物业接管小区管理问题。按照之前的思路,多发掘一些场景,多写一些故事,便可成为一篇挺不错的稿子。
当向分社颜主任请教时,颜主任一语点醒了他:“写稿不是为了写稿而写,需要去关注这项做法是否经得起推敲?是否可持续?对解决其他地方老旧小区无物业接管的问题有无借鉴意义?”
几句话的点播明确了方向,再去采访时像打开了一道新大门。地方宣传部同志说,之前很多记者来了之后就写成就,如此认真关注背后运作机制的,人民日报是头一个。
通过这事,他体会到,新闻前辈具有多年的采写经验,向他们多问多请教,就会获得新的思路、新的启发。
四、多想:在思考中多想点子,力求创新。
除了多闯、多写、多问之外,还需要多想。
想什么?想问题,想解决问题的办法,想写稿子的点子。
山东分社记者李蕊有次采访全国人大代表、高铁装配领域专家郭锐,李蕊最初按拟定的问题,一问一答,略显机械。不大一会儿,郭锐不耐烦了,指着一大摞材料说:“别问了,你想要的,里面都有。”
采访未成,没获得新料,怎么写稿?这时李蕊换个思路:“一起吃饭吧!”郭锐爽快答应。俩人点了盘小龙虾,辣得直冒汗,氛围一下子轻松起来,借着龙虾侃唠家常,郭锐打开话匣子。这一聊,郭锐说出了好多心里话:他对妻子的愧疚、试运行那天的激动心情……有些细节是第一次向媒体说起。
李蕊总结道:这次采访,虽遇挫折,但启发不小,可以说是我采访认知的“转折点”。要想采访出“不一样的东西”,就必须多想办法,多点创新精神。
有益的启示
以上“四多”,即“多闯、多写、多问、多想”是年轻记者茁壮成长的必由之路。当然不止于这些,还有其他因素。但这“四多”是最为主要的。
一个年轻人到媒体工作,直接面对着五彩缤纷、纷繁复杂的工作实际、生活实际。如果你没有“多闯”的精神,没有“多写”的干劲,没有“多问”的态度,没有“多想”的行动,怎么能站稳脚跟、打开局面呢?
“四多”是成才路上的必修课,一切有志向、有作为的年轻记者都应积极主动地、有意识地在这“四多”上锤炼自己、摔打自己,使自己尽快成才,适应工作的迫切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