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
1.各地中小学充分发挥所有课程的育人功能。各地中小学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开发各门课程蕴涵的德育资源,欧博allbet充分发挥各门课程的德育功能,使学生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受到思想道德教育。教师备课依据课程标准、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分考虑德育要求,设计相应的教学活动。课堂教学在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过程中,始终注意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导,始终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良好学习方法与习惯,始终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各门课程教学中努力体现并不断拓展具有学科特色的德育内容。
2.各地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各地根据中宣部和教育部于2004年联合下发的《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及其确定的每年九月为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突出开展以爱国主义、中华传统美德、革命传统教育和创新精神为主要内容的活动。并结合本地实际,创造性地开展了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取得了良好教育效果。
上海市还专门印发了《上海市学生民族精神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国家意识、文化认同和公民人格为民族精神教育的主要内容,并提出了民族精神教育各学段要求,学科教学和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民族精神教育的指导意见,推动本地中小学认真贯彻实施。江西省充分利用本省革命传统教育资源丰富的优势,对中小学生进行民族精神教育,近几年还每年统一举行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启动仪式。
3.各地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根据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通知》,各地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导向,以建设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为核心,以优化、美化校园文化环境为重点,以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推动形成厚重的校园文化积淀和清新的校园文明风尚,使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接受先进文化的熏陶和文明风尚的感染,在良好的校园人文、自然环境中陶冶情操,自觉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北京市第二实验小学形成“以爱育爱”为核心的学校文化,陕西省泾阳县则通过对中小学生进行“四德教育”(孝敬父母、尊重师长、尊重他人、争做好事)建设校园文化。
4.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各地根据教育部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意见》,明确了班主任的工作职责,充分发挥中小学班主任教师在学校教育工作中的骨干作用,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不断提高班主任队伍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充分发挥班主任在育人方面的独特功能。
广东省从2005年起在全省实施“广东省中小学班主任能力建设计划”,以加强班主任专业能力建设为主要内容,以创建优秀班集体为载体,以学习、研究和交流为主要形式,以校本培训为基础,形成了省、市、县(区)、学校多层次、多形式的培训网络,全面提高班主任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
天津市河西区以“班主任专业素养发展实践模式研究”科研课题为带动,通过全员培训持证上岗,狠抓新任班主任基本功为底线、优秀班主任为楷模、突出班主任个人特色育人为目的班主任队伍建设工作。
5.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自1999年以来,各地根据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结合本地实际积极创造条件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努力解决编制、资金、师资、职称等问题,促进了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河北省石家庄市全市建设未成年人三级心理维护体系,基本实现对全市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全员覆盖。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对全区心理健康教师全员培训,持证上岗,并建立对全体学生和教师的心理档案,有针对性地做好师生的心理健康工作。
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推进
为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迎接激烈国际竞争的挑战,党中央、国务院在第三次全教会上提出要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构建面向二十一世纪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2001年,经国务院同意教育部颁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启动了建国以来最为广泛和深刻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2001年9月起,在全国27个省的38个国家实验区(以县区为单位)开始了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2002年秋季,全国范围内有530个省级实验区(县)开始义务教育新课程的实验,参加实验的学生数达870余万人;2003年秋季,全国共有1642个县(区)、3500万中小学生使用新课程。2004全国已有2576个县区实施义务教育新课程,进入新课程的学生数近7000万。2005年9月全国义务教育阶段小学、初中起始年级已全面进入新课程,到2006年秋,使用新课程的学生数约1.3亿。截止目前,全国所有小学和初中学生已经全部使用了新课程。
山东、广东、海南、宁夏等四省区2004年开始实验高中新课程。目前共有21个省份正在开展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全国进行高中新课程实验的学校达10489所,约占高中学校总数的67%,学习高中新课程的在校生约1311万人,约占高中在校生总数的52%。山东、广东、海南、宁夏、江苏等实验省(区)先后都有学习新课程的高中毕业生参加了与新课程相配套的高校招生考试,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成功地接受了社会的检验。
实践证明,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整体上进展顺利,基本实现了改革的各项预定目标,我国基础教育正在发生着一系列深刻变化:
1.初步构建起具有中国特色的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课程体系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按照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战略要求,在总结和继承我国优秀教育传统的基础上,借鉴世界先进国家的有益经验,经过几上几下的广泛讨论,研制和颁布了义务教育阶段22个学科和普通高中16个学科的新课程标准,初步构建起我国基础教育的新课程体系。
新课程体系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进一步突出了中小学德育。强调把德育有机渗透到各科教育之中,对各门课程与各个教学单元都提出了育人要求,注重德育与知识传授有机融为一体。如,要求语文课以文字、文学的魅力传播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和革命传统、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要求历史课通过历史事件和人物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内在规律,引导学生全面正确的看待中国和世界的历史,树立唯物史观;要求理科课程揭示科学发展规律和人类对客观物质世界的认识规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要求音、体、美课通过对有关技能技巧的学习和掌握,让学生接受美的陶冶和健康的教育等。并根据中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整体规划了中小学德育体系和各阶段的德育目标,在小学1-2年级开设《品德与生活》、3-6年级开设《品德与社会》、初中开设《思想品德》和高中开设《思想政治》,注意了德育的整体一贯和循序渐进,使德育内容更贴近现实生活和学生生活。中央8号文件颁布之后,教育部及时组织了对思想政治、语文、历史等学科课程标准的核查,以更好地体现中央精神。
新课程体系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作为这次改革的核心环节。各学科都较大幅度增加了实验操作,例如,初中化学实验增加了77%,高中化学实验增加了100%,初中物理实验增加了53%,高中物理实验增加了68%。进一步加强了实践环节,要求从小学三年级至高中,都把综合实践活动(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设为必修课,分别占义务教育总课时的8%和高中必修课时的20%,并具体提出了规定了每学年初中学生20天、高中学生30天参加社会实践和生产劳动的要求。
新课程体系进一步落实面向全体学生的要求,立足于满足所有学生的不同发展需要,增加了课程的选择性,体现了学生为本的新的教育理念。新课程体系倡导学科的综合和整合,设置了科学课、艺术课和综合实践等课程,适当减少了学科门类,改变了过去分科过细的状况,这也符合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普遍做法和未来发展趋势。
新课程体系注意整体上减轻学生负担。减少了义务教育阶段的总课时,其中调减了学术性课程的课时,增加了思想品德、综合实践活动、体育与健康、艺术等课程的课时。特别是体育实际上每周增加一个课时,保证学生的体育锻炼。
新课程体系确立了国家、省和学校分级管理课程的新体制,规定国家课程占总课时的80%-84%,地方和学校课程占总课时的20%-16%。在强调国家统一要求的同时,给予地方和学校更大的自主空间。如黑龙江省编写了《龙江文化》,河南省开发了《唐三彩的历史》、《洛阳牡丹》等地方课程;各地中小学都开发了富有特色的学校课程,使各地中小学办学更具活力。
2.教学方式正在发生着深刻变化,学生的主动性、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明显加强
这次改革的最具有代表性标志就是学校的课堂教学和教育方式发生明显变化,广大中小学教师积极探索符合改革要求的改变,启发式、探究式、合作学习、实验操作、社会调查等被广泛应用;大多数教师已在教学中普遍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开展教学活动,特别是中西部农村地区的教师正在熟悉和掌握利用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平台获取资源、组织教学,提高了教学能力,满堂灌、机械训练、死记硬背、题海战术的状况得到了较大改进。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中小学教育教学方式发生着重要的、根本的改变,从比较注重书本知识传授转向同时重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从习惯于简单要求学生被动学习转向日益重视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引导学生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理念与能力有很大提高,欧博百家乐从只掌握单一灌输式教学方式,转为可以根据学生实际更加灵活地采取多种教学方法,更加重视启发式教学转变。
据近年来团中央、国家统计局和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各自的调查显示,多数中小学生从教师讲课内容、授课方式、学生参与程度、教学效果等方面肯定目前的课堂教学。有76.0%的中小学生认为教学内容大部分都能够结合日常生活事例来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88.7%的中小学生认为在老师鼓励下取得了进步,84.3%的教师对答不出问题的学生给予提示和鼓励。79.6%的中小学生认为在课堂上老师经常或有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82.6%的中小学生认为在课堂上老师经常或有时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而且有78.1%的教师都能够允许学生们在课堂上发表与自己不一致的意见。
3.注重学生全面考核和经常性考核的考试评价制度正在形成
全国中小学都普遍按照新课改的要求,改变了长期以来考试评价过于注重甄别和选拔的倾向,普遍建立了尊重学生,关注学生差异和发展的评价观念,以激励为主的评价行为正在普遍形成。初步形成了既重视结果,更重视过程,既重视学业成绩,更关注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既有教师评价,又有学生自评、互评以及家长参与的新局面,使评价成为促进学生发展的教育方式。
中考制度改革取得重大突破。考试命题以能力考查为核心,基本改变了过去以分数简单相加作为唯一录取依据的做法;按照思想品德、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能力、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六个方面,制定综合素质评价的指标体系,并将综合素质评价的结果和日常学业成绩都作为招生的重要依据。同时,还采取了优质高中招生名额分配等多方面的改革措施,为义务教育阶段实施素质教育创造了较为宽松的条件。中考改革从2004年的17个实验区开始,到2008年已全面推开。
高考改革取得积极进展。教育部组成了由主管部长牵头,有关司局和单位参加的高考招生改革工作小组,印发了《教育部关于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省份深化高校招生考试改革的指导意见》(教学〔2008〕4号),组织了高中新课程实验省(区)开展高校招生考试方案研制工作的研讨交流活动,指导、帮助各实验省(区) 根据本省实际形成符合改革方向的高校招生考试方案,今年,广东、山东、海南、宁夏已有第二届高中新课程毕业生参加了课改后的高考,江苏的首批高中新课程毕业生参加了高考。在此基础上,教育部积极探索基础教育领域的考试评价制度(会考或学业水平考试)与高考的有机配合,统筹协调,目前,各省已研制出台了学业水平考试的指导意见,以及旨在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发展过程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教育部正在组织研制国家关于实施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的指导性文件,力图使考试评价既有利于高中实施素质教育,又有利于高校的人才选拔。
4.极大地调动和激活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积极性,有力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普遍提高
为了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按照“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要求,对教师开展了新课程的全员培训。截止到2006年底,全国800多万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和80多万高中教师接受了不低于40学时的新课程培训。其中由教育部直接培训的骨干教师达3万余人,同时,还对372个国家贫困县数十万教师进行了培训。
2003年以来,教育部每年拨出专项新课程培训经费,不断下移培训重心,充分运用远程培训手段,采取“送培下省”和“集中培训”、“远程培训”与“光盘培训”相结合等多种方式先后培训了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省份教育管理者、骨干培训者、校长和学科骨干教师近十万人,先后举办了2004-2006年实验省份400余名样本学校校长的专题培训。各省分地区、分阶段、滚动式地逐步展开新课程师资培训工作,有的采取省级培训“一竿到底”的做法,如安徽、北京、海南、广东。通过培训,提高了各地和学校领导干部和教师对新课程的了解和理解,也为高中课程改革提供了师资保障。
在新课程的实践过程中,各地创造性地建立了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为教师在实践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提供了工作平台,成为教师不断进取的压力和动力,学校教研和教师研修在全国范围内已蔚然成风。以校为本教研制度得到国际上的关注和高度评价,成为我国教育的一大亮点。
教育信息化建设和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工程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崭新的平台,各地都建设了本地区的课程改革网络,提供专业指导、答疑解惑,资源共享,组织网络教研,深受一线教师欢迎。课程改革的实践成为教师提高专业水平的最佳机遇。(新疆远程培训、海南培训)
5.编写出一大批内容新颖、质量较高、丰富多样的新型教科书,基本上改变了过去偏难繁旧的状况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坚持国家统一课程标准要求和严格审定的前提下,引入竞争机制,鼓励社会广泛参与,形成了新的教科书编写、审定、出版和发行体制。针对中小学教育内容的繁难偏旧,国家组织了全国200多名特级教师,对所有学科的教材内容进行了梳理和调整;在各学科课程标准和教科书的编写中大幅度更新了陈旧的教育内容,例如生物增加了基因、动物体细胞克隆、人类基因组计划、生物工程,以及生物科学在解决资源危机、生态环境恶化等方面取得的重大成果;化学降低了对化学计算的要求,增加了有关新材料、新能源、治理环境污染等内容。
为使学校教育与社会发展紧密联系,新的教育内容广泛增加了诸如预防艾滋病、环保、禁毒、法制、廉政、国防、民族、安全、金融、保险、税收等富有时代特征和社会变化的内容,体现了学校教育的与时俱进和素质教育的丰富内涵。
总之,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时期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加快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战略性举措,是全面贯彻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和关键环节,也是近年来教育战线推进教育改革的标志性成果之一。近年来的实践证明,如此广泛、深刻的涉及上亿学生、近千万教师的教育变革,在迅速推进中基本上做到了平稳、健康进行,课程改革的基本方向得到较为广泛的认可;广大教育工作者在改革实践中创造了丰富经验;教育模式、教学方式发生了较为深刻的变化;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加强,广大中小学校正在发生积极而又深刻的变化。
三、高中课程改革总体情况
普通高中课程改革从2004年至今,经过四年的努力,在各地推进平稳,取得了显著成绩。实验省(区、市)扩大到21个,覆盖了东部所有省(市),中部的山西、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南、海南等8个省,西部的陕西、宁夏、新疆等3个省(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全国进行高中新课程实验的学校达10489所,约占高中学校总数的67%,学习高中新课程的在校生约1311万人,约占高中在校生总数的52%。2004、2005年实验省(区)先后都有学习新课程的高中毕业生参加了与新课程相配套的高校招生考试,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成功地接受了社会的检验。根据教育部规划,2010年,高中新课程将在全国全面铺开。
四年来,高中课程改革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形成了一些基本经验。这些基本经验是:
首先,强化政府行为,建立了推进高中新课程实验的工作机制。教育部建立了由相关司局参加的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协调组、实验省(区)联席会议制度和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工作简报制度,先后召开了17次实验省(区)联席会议,研究解决高中新课程实验中的重大问题,并针对改革推进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展开交流研讨,提出解决策略,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的指导意见》(教基〔2005〕6号)《关于普通高中新课程省份深化高校招生考试改革的指导意见》(教学〔2008〕4号)等文件,加强高中课程改革的政策指导和相关配套制度的建设。各实验省在省级人民政府的统筹领导下成立由教育、发展改革、财政、人事(编办)等相关职能部门组成的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多数省份由主管副省长(副市长、副主任)亲自担任领导小组组长。坚持分类指导,注意分层推进,如江苏省针对本省高中数量多规模大、南北和城乡之间存在差异的特点,提出以市统筹、均衡推进的策略,有效保证农村高中等基础相对薄弱学校的课程改革推进,同时,各省结合省情,拨付专项经费,研究制定配套文件,黑龙江、吉林省还根据新课程实施的实际需要,对教师编制等问题提出指导性意见,各省还积极建立健全专家咨询系统,加强科研引路和专业指导能力的建设。
其次,极大地调动和激活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积极性,有力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普遍提高。按照“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要求,对教师开展了新课程的全员培训,初步形成了国家、省、地、校四级培训体系,并探索建立了以网络为平台的支持教师学习和教研的机制。2003年以来,教育部每年拨出专项新课程培训经费,不断下移培训重心,充分运用远程培训手段,采取“送培下省”和“集中培训”、“远程培训”与“光盘培训”相结合等多种方式先后培训了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省份教育管理者、骨干培训者、校长和学科骨干教师近十万人,先后举办了2004-2006年实验省份400余名样本学校校长的专题培训。各省分地区、分阶段、滚动式地逐步展开新课程师资培训工作,有的采取省级培训“一竿到底”的做法,如安徽、北京、海南、广东。通过培训,提高了各地和学校领导干部和教师对新课程的了解和理解,也为高中课程改革提供了师资保障。
第三,各省积极采取措施,在改革实践中培养本土专业骨干力量,搭建网络平台,基本建立了优质资源共享机制,解决资源不足,教师教学中的问题和困难,学校开课选课、学分认定、通用技术课程的开设等难点问题。如海南省率先创建国内第一个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网站,开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综合素质评价等网络支持平台,并创立了“网络建构式评价制度”,形成新课程的网络支持和咨询系统;江苏省常州市、北京市顺义区通过行政力量进行课程资源配置和整合,也较好地解决了通用技术课程的开设问题;广东、浙江、山东、湖南等地分别建立专家指导队伍,开展课题研究,加强专业引领;北京、天津市探索开展网络选修课程,为学生跨区域、跨学校网上修习课程提供可能。
第四,以样本学校为龙头,先行探索,创造经验,辐射和基层学校相互支持的机制基本形成。带动着更多学校的发展。目前21个实验省份共有样本校1019所,这些样本学校已成为本省(区、市)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的研究和实验基地、学科带头人和教学骨干培养基地、实验成果总结和推广基地,涌现出如广东省深圳中学的开放式的课程选修、深圳育才中学的“课程超市”、海南省多数学校实行的“订餐+配餐+自助餐”式的开课模式、海南华侨中学的研究性学习、宁夏银川一中探索的以学生成长记录为基础的综合素质评价、江苏锡山高中的校本课程,以及山东省青岛二中、山东省实验中学、福建省龙岩一中、天津实验中学等一批学校经验,为更多学校实施新课程提供了借鉴。
第五,加强教学研究,聚焦课堂,在核心问题上推进改革。各实验省积极调动与整合各种专业力量,构建支持体系,在督促和指导学校落实国家课程方案,指导学校建立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组织区域教研、联片教研、网络教研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如福建省教研室先后引进了13名富有高中教学经验和研究能力的一线教师、教研员充实到各学科岗位,加强新课程专业引领;天津市以一线教师为主体,加强教学专题研究;浙江、天津、北京、湖南、新疆兵团先后多次组织课堂教学观摩研讨活动,受到教师的普遍欢迎,有的老师在活动后说:“这种教研形式为大家提供了思维碰撞的机会,使我们每个人都有参与反思的可能,它没有过多高深的理论,但一个个鲜活的课例让我们在惊喜之后有更多的思考与回味”。
第六,考试评价制度改革取得积极进展。教育部组成了由主管部长牵头,有关司局和单位参加的高考招生改革工作小组,印发了《教育部关于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省份深化高校招生考试改革的指导意见》(教学〔2008〕4号),组织了高中新课程实验省(区)开展高校招生考试方案研制工作的研讨交流活动,指导、帮助各实验省(区) 根据本省实际形成符合改革方向的高校招生考试方案,并积极探索基础教育领域的考试评价制度(会考或学业水平考试)与高考的有机配合,统筹协调,目前,各地已研制出台了学业水平考试的指导意见,以及旨在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发展过程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教育部正在组织研制国家关于实施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的指导性文件,力图使考试评价既有利于高中实施素质教育,又有利于高校的人才选拔。
四、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教育系统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积极制订政策,创新工作方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改进中加强,在创新中发展,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基本确立,整体工作全面推进,重点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现将有关情况介绍如下:
1.学科和教材建设成效显著。党中央高度重视,设立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其所属六个二级学科,中央讨论通过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方案,审定通过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教材编写提纲和书稿。教材编写列入中央实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方案的全面实施,有力地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几年内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状况有明显改善的目前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党的十七大之后,又对四本新教材进行了全面修订,充分反映了十七大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充分吸收了高校师生在新教材使用过程中的意见和建议。
2.队伍建设迈出新步伐。大力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从思想认识、体制机制、明确政策、培养人才等方面制订措施,开展工作,调动广大辅导员积极性,提升辅导员工作水平,辅导员队伍建设取得了新的突破。2006年,召开了全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工作会议,制订了《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等文件,对辅导员队伍建设做出全面部署。加大了培养培训力度,从2005年起我部定期举办全国高校辅导员班主任骨干示范培训班,目前已累计举办培训班15期,培训骨干3000余人。实施辅导员骨干在职攻读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博士学位计划,2007年建立了首批21个教育部高校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同年,在我部会同人事部开展的三年一次的全国优秀教师评选表彰工作中,首次单列指标用于表彰高校优秀辅导员,充分肯定辅导员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贡献,对广大辅导员起到了良好的激励作用。
3.工作格局基本形成。各级党委和政府担负起政治责任,把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重要工作内容,摆在更加突出位置。2006年由我部牵头,召开了有25家相关部委参加的部际联席会议,研究和协调解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增强各部门齐抓共管的合力,会后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分工》。各地各高校建立了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齐抓共管、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大力支持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为整体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奠定了基础。
4.方式方法不断创新。从增强爱国情感、确立远大志向、规范行为习惯、提高基本素质做起,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结合,坚持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坚持政治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坚持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坚持教育与管理相结合,坚持继承优良传统与改进创新相结合,推出了徐本禹、高明等一批彰显时代精神的大学生先进典型,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更好地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2007年,有9位大学生被选为“全国道德模范”。
5.育人环境明显改善。各级党委和政府把营造健康向上的良好社会环境特别是良好的文化环境、舆论环境、校园周边环境作为一项重点工作,一手抓建设,向青少年学生提供优质精神文化产品,免费开放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公益性文化设施;一手抓管理,依法加强文化市场、娱乐市场、银幕荧屏、网吧网络网游的管理和整治,严厉打击危害学生身心健康的违法犯罪活动,营造了健康的育人环境。
6.学校保持稳定局面。坚持稳定压倒一切的方针。加强党建促进稳定,建立健全党委负责、协调各方的维护学校稳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自1990年以来每年都召开全国高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依法管理教育系统宣传舆论阵地,不给错误的思想言论提供传播渠道。学校平稳向上的安定局面,促进了教育改革和发展,也为社会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
近年来,特别是在今年的抗震救灾斗争和奥运会、残奥会志愿服务工作中,以“80后”为主体的当代大学生以实际行动体现了良好风貌和优秀品质,表现出了爱国爱家的情怀、团结互助的力量、吃苦耐劳的品格和乐于奉献的志愿精神。教育部2008年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状况调查也充分表明,当代大学生思想主流积极、健康、向上,高度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高度拥护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高度信任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关注涉及国家主权、荣誉和尊严的重大事件,高度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自觉提高服务人民、报效祖国的本领。这些,都强有力地表明了党中央作出的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决策是完全正确的;强有力地表明了中央16号文件下发以来,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取得重要成效的,是能够经受住一系列重大考验的;强有力地表明了在改革开放中成长起来的80后大学生是充满理想、大有可为、值得信赖的新一代,能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承担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对此,党中央给予了高度评价。今年6月14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同团中央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和团十六大部分代表座谈时强调指出:“实践充分证明,在改革开放伟大进程中成长起来的当代中国青年是值得信赖的,是能担当重任的”。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同志也对十六大以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取得的巨大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
五、教育系统特别是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工作得到加强
党中央高度重视教育系统党的建设工作。1990年至今,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和中共教育部党组已联合召开了16次全国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为加强高校党建工作指明了方向。各级地方党委和各级各类学校积极推动教育系统党的建设在继承中创新、在改革中发展,齐心协力抓党建的工作格局已经形成。教育系统党的建设取得的明显成效,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和显著进步提供了坚强有力的政治、思想和组织保证,为维护学校和社会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
1、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党员、教育师生,思想理论建设常抓不懈。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认真组织教育系统党员、干部和广大师生员工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和中小学德育课的主渠道作用,积极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工作,大力建设充分体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和师生员工紧密结合自己的思想和工作实际,努力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不断提高理论素养和实际能力。通过坚持不懈加强理论武装,党员、干部和师生员工的理想信念进一步坚定,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荣辱观进一步确立,教师教书育人、学生立志成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一步增强,从而把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推动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强大力量。
2、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完善学校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成效显著。坚持和完善高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通过《高等教育法》从法律上明确了高校领导体制。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规范议事制度,完善决策机制,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分工合作、协调配合的工作机制运行良好。在中小学实施校长负责制的条件下,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和监督保证作用。以高举旗帜、坚定信念、践行宗旨为根本,以提高领导水平和办学治校能力为核心内容,以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改进领导作风为重点,加强教育系统各级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和能力建设,使之成为坚定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和教育方针、善于领导科学发展的坚强集体。按照社会主义政治家、教育家标准,通过党校培训、集中研修、开辟论坛、工作研讨、调查研究、挂职锻炼等多种方式,加强了干部的教育和培训。一大批政治素质高、工作能力强的中青年干部走上领导岗位,班子结构得到优化。
3、加强先进性建设,创新基层党建工作,学校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明显提高。按照中央部署,广泛开展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广大党员普遍受到了一次深刻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党员“经常受教育,永葆先进性”的长效机制建设取得重要成果。适应学校内部结构、学习方式、工作方式、生活方式等的变化,创新学校党组织设置形式,实现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在教育系统的广泛覆盖。针对学校党员知识分子密集、独立思考意识和学习能力比较强、获取信息的渠道比较广泛、思想比较活跃等特点,创新活动方式,增强活动效果,基层党组织的活动既严肃认真又生动活泼,贴近党员的思想、学习和生活实际。大力推进学习型党支部建设,严格党的组织生活,强化基层党组织教育管理党员的功能,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促进广大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扎实推进基层党组织、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使党员成为牢记宗旨、心系群众的先进分子。专门成立了民办高校管理机构,按照中央组织部的有关文件,做好选配民办高校党组织负责人及兼任政府派驻学校的督导专员等工作,推进民办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
4、突出党员发展工作重点,把优秀人才吸引和凝聚到党的事业中来。教育系统各级党组织始终站在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战略高度,以对党的事业高度负责的态度,把在优秀青年知识分子中发展党员工作,作为学校党建工作的一项最重要的任务,高度重视并切实抓紧抓好。各级各类学校紧紧抓住提高新党员质量这个关键,完善党员培养、考察、发展各个环节,积极探索发展党员责任制、团组织“推优”制、党员发展公示制等制度,不断规范党员培养、考察、发展各个环节的工作,一大批符合条件的优秀大学生、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充实到党内来。全国每年在大学生中发展党员数量由2002年的16.8万名增加到2006年的80.8万名。目前,全国高校有党员三百多万人(学生党员208.2万,教职工党员92.9万),分布在众多的基层党支部。从2002年到2006年,全国每年在大学生中发展党员由16.8万增加到80.8万名,增长了近5倍;占当年全国发展党员总数的比例由8%增加到30.7%,增长了22.7个百分点。
5、推进党内民主建设,坚持依法治教、依法治校,以党内和谐促进了校园和谐。加强基层党组织的民主建设,各级各类学校进一步完善了党内情况通报制度、情况反映制度、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制度。拓宽党员参与学校党内事务的渠道,落实和保障党员权利,大力倡导学校党组织联系群众、服务师生,通过党内和谐的示范作用,带动和促进了和谐校园建设。坚持依法治教,抓好教育法、教师法、职业教育法、高等教育法等教育法规的执行和监督;强化依法治校,高校全面推行了校务公开制度,注重发挥职代会、教代会、工会、共青团等群众组织的作用,发挥高校学术组织和教授在教学科研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6、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推进廉洁文化进校园,教育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行风建设取得新进展。按照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建立健全学校领导干部报告工作和廉洁从政情况的制度,完善了干部谈话制度和回复组织函询制度。加强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和离任审计,构建了具有教育系统特点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抓住容易滋生腐败的基建、采购、财务、招生、校办产业等关键环节,形成了有效的监督机制。各级各类学校党风廉政教育不断深入,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自觉性进一步增强,教育政风、行风建设水平进一步提高,青少年廉洁教育和廉政文化进校园工作在试点的基础上全面展开,并纳入到大、中小学德育工作体系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