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祝第二十二个中国记者节 | 今天,欧博allbet我们记录自己
政务:普洱发布 2021-11-08 23:06
今 天 ,
2021 年 11 月 8 日 ,
第 二十二个中国记者节。
今天,
我们记录自己
记得有这样一句话,
记者,记着,
记着初心、记着使 命、
记着责任、记着 担当、
记着大众,
这是对记者最本质的诠释。
我们始终与党和人民同呼吸、
与时代共进步;
我们始终记录
并参与普洱的改革
发展事业;
我们始终为人民抒写、
为人民抒情、
为人民抒怀;
我们始终陪伴着
每一位为梦想奔波的普洱人……
我们是记者,
和时代联系最紧密的人,
见证着社会前行的每一次跨越,
记录着时代变迁的每一个节点。
我们是记者,
拥有一支笔,为时代注脚,
手持一个镜头,当作历史的追光,
扛着一台摄像机,那就是前行的基石。
我们是记者,有一份铁肩担道义的社会责任,
笔下有人命关天、有财产万千,
有是非曲直、有毁誉忠奸。
我们,一直记着。
今天,
让我们一起来聆听一下
记者的心声
新征程上的普洱之“闻”的记者实践
普洱日报社全媒体新闻中心副主任 张国营
我的籍贯是吉林省德惠市。我2010年7月从海南师范大学新闻系毕业即来到普洱日报社工作。从东北到云南,如果借用金庸小说的地理设定,是从“雪山飞狐”到“天龙八部”,当然,更是从萧红到艾思奇、从《呼兰河传》到《大众哲学》,标志着我从当年的文学爱好者变成了马克思主义宣传员。
这是我度过的第11个记者节。11年来,我从一个不知道四班子是哪四班子的时政“小白”成长为时政新闻战线老兵,从一个坐公交车都会晕车的农家子弟变成一个在山路十八弯中长途奔波的记者,也从一个54公斤的大学毕业生变成73公斤的社会中年人。
我的身体肠胃里装着普洱绿色生态美食,精神肠胃里装着经过岁月沉淀的墨水。著名思想家、革命先驱陈望道先生在翻译《共产党宣言》时将墨水当成红糖,用粽子蘸着吃,事后他说“真理的味道是甜的”。作为一名党媒工作者、文化工作者,我希望肚子里多一些真理的墨水,也许我们的作品是白纸上的黑字,但我们的精神之墨是红色的,是党史学习教育中感受到仁人志士的鲜血之红,是握拳宣誓时面对的党旗之红,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之红。
要保持这样的精神底色,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重要论述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今年以来,我们认真贯彻庆元书记对宣传工作的指示要求,第一时间传达学习,第一现场行动实践,作为一名参与者和记录者,切实感受到了记者队伍的变化。
“记者”这个称谓没有界限,在报社里,从总编辑副总编辑,到出纳员驾驶员,都称为记者,只要你有作品发表,落款都是记者,没有例外。如今,全社上下逐渐形成了“爱岗就要敬业、敬业就要专业”“用专业工作体现政治要求”的工作氛围,总编辑、副总编辑奔走新闻现场、撰写新闻稿件已是常态,专职记者以会场为现场、由第一现场拓展第二现场的风气日渐浓厚。
可以说,我们进入了一个寻根初心激情、增强专业本领的崭新阶段。我们重温毛泽东的《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陆定一的《老山界》、范长江的《中国西北角》、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穆青的《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李大钊的《青春》等,在专业经典文本中感受人物的风骨、笔力的风格,努力实现从“昏昏”到“昭昭”的涅槃和蜕变。
今年,欧博百家乐是普洱的新征程之年。作为媒体人,我将“新征程上的普洱之问”的“问”变成新闻的“闻”,“新征程上的普洱之闻”的记者实践是什么?我觉得要把握“新征程”这个关键历史定语,深化对“新”的认识,立足建党百年历史节点,我们已踏上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立足普洱市第五次党代会,我们已瞄准新定位、锚定新方向,还要深化对“征程”的理解,既然是“征程”,就不是“请客吃饭、绘画绣花”那么简单,必然会有荆棘猛虎,必须刷新认识、提升本领。
新征程上,我们面临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重大机遇。通过参与“普洱五湖乱象调查与反思”专题片实践,已初尝媒体融合的化学反应。相信有庆元书记等各位领导的关心支持,在报社党组的领导下,借媒体融合“动车”的新动能,每一位记者都会锻炼成为“脚力”永远在现场、“眼力”保持敏感度、“脑力”安装新驱动、“笔力”以文能动人的“四力”新人。
更长的路更深的夜都是为了更美好的理想
普洱日报社编辑制作中心副主任 郑璐
这是我的第7个记者节,也是我走进新闻世界的第14个年头。求学7年、从业7年,学习积累14年,践行理想也14年。记得大学本科的第一堂专业课上老师说过“记者,是一个永不过时的理想。”至今让我记忆犹新,也深受其惠。
今天很荣幸能有这样的机会和大家分享交流职业感悟。在我看来,这既是一个命题作文,也是一道论述题,题目为“我为什么要成为一名记者?”和“我要成为一名什么样的记者?”
过去14年,从理论到实践,从课堂到岗位,从一名记者到一名编辑,刻在我脑海里的新闻关键词是“客观、真实、及时”,既需要记录这个时代的温暖与成长、进步与变革,也需要不忘责任使命,传递党政信息,替群众发声,为社会服务。最近几个月,这样的体会变得更加具体和深刻。
不久前,我参加完市委常委会例会后做专题策划时,“做好对内动员,加强对外宣传”这句话反复萦绕在我的脑海里,作为编辑,要努力将一张报纸变成新闻作品,使之变为对内动员的号召,对外宣传的号角。职责明确了,工作的价值和意义就变得很清晰,这是一个摸得到、看得见、留得住的职业。
前段时间,为了做“菜篮子”工程的专题采访策划,我四处走访,还常和家里人了解情况,他们质疑地问我,你们搞宣传的,还管菜价啊?有一天,家里人跟我说,“菜价真的降下来了,原来你们真的管菜价!”眼神里都是惊讶和兴奋。
就在全市教育工作大会召开后,我的朋友圈沸沸扬扬,大家都在讨论普洱教育的未来,报社推出的文章还成为高频词,大家说,报社都这么紧锣密鼓地宣传,看来普洱教育的曙光是真的来了。
是的,这就是新闻的价值,这就是职业的荣光。
这一堂接一堂的实践课,让我醍醐灌顶、备受启发——好的舆论是可以成为发展的“推进器”、民意的“晴雨表”、社会的“黏合剂”、道德的“风向标”。对于“为什么要成为一名记者?”这道命题作文来说,这就是答案。
没有比记者脚下更长的路,那也没有比编辑部更深的夜。著名新闻人白岩松说:“新闻是一条注定要长跑的路,一朝一夕不足以改变这个世界;要相信新闻依然有助于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一点,你会是千万推动者中的一员。在中国新闻的历史中,有千千万万名记者奔跑在这条没有终点的长路上。”记者在更长的路上赶赴新闻现场、再现新闻现场,我们在更深的夜里让新闻现场跃然纸上。过去一个记者节周期,我们出了340期报纸,坚守了至少340个昼夜,推出超过1360个版面。这一年来,我们能为确定一个标题通宵达旦,我们也能为一篇文章废寝忘食、日夜颠倒,我们同样能为一个新闻策划拔掉正在输液的针管,舍下期待陪伴的孩子。
在信息爆炸、新媒体势如破竹、自媒体遍地开花的当下,传统媒体的记者与编辑担负着前所未有的重要职责与使命,掌握新知识、熟悉新领域、开拓新视野,增强本领能力,提升媒体实力,我们道阻且长。庆元书记在第9期普洱市中青年干部培训班上说过,爱岗就要敬业,敬业必须专业。新闻媒体作为专业性很强的部门,必须有过硬的专业本领才能在纷繁的工作中、日新月异的媒体生态中,有立足之地、有良好成绩。站立于新时代,我们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做业务精湛的新闻工作者”,不断强化责任意识、提高履职能力,书写属于自己的光荣。
记者节,以职业为节,是荣誉也是责任。或者,对这个节日最好的庆祝,就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坚守中做好每一次采访,于创新中做好每一个版面,勇敢地再一次出发,真正做到无愧于组织的信任、读者的期盼,无愧于作品的署名、岗位的薪金,无愧于职业的荣誉、入行的初心。
电视剧《编辑部的故事》中的那本杂志叫《人间指南》,作为编辑,我们能为读者提供什么“指南”?或许正如庆元书记说的“学会学习、学会工作、学会生活”,我们将发现的美好传递给读者,和读者共同成为新征程上的奋斗者、受益者。
今天,我用邹韬奋先生的一句话为自己践行,“作为编辑,我只是为读者服务,一生乐此不疲。”
舆论监督记者的责任担当
普洱广播电视台
广播影视节目制作中心主任 韩雪飞
今天虽然是记者节,但是记者节是一个不放假的节日,这个节日里,让我们重新审视记者的初心使命和职责。
我做记者那么多年,20年前央视一个纪录片里的一句话一直让我印象深刻:你离百姓有多近,百姓就和你有多亲……今天我想谈的一个话题就是“舆论监督记者的责任担当”。
有的人说记者的能力最重要,但是工作中的体会却是:责任担当是第一位的,只有把责任担当首先扛在肩上,才能来论个人能力的大小。普洱广播电视台这两年打造出了一支把责任担当扛在肩上的舆论监督记者团队。
刚组建团队时,我也犹豫过,因为我们监督的是正科以上领导干部的“问能、问效、问担当”,地方太小,害怕得罪领导,但是凭着记者的使命感,我们做了。
我们在做营商环境节目的过程中,发现一边是工业园区内有空房,一边是工业园区附近的农田地里盖起了4层厂房,我们的记者顶着被企业报复的压力,走访多个部门,真实报道了事实真相,4层楼房被拆除了………
这些只是我们工作中的很多例子中的一个,我们舆论监督记者只要发现问题,一定会一追到底,事实真相不清楚绝不罢手……
如果说我们也曾想过放弃,但是在为老百姓办了实事之后,我们为自己是舆论监督记者而感到自豪。
最后我想和大家分享一段话结束我的发言:
我们是记者,在记录这个时代的变迁,在这个过程中,你曾在其中努力过,留下过痕迹,不负自己的理想,这是人生最重要的事情。
践行“四力”当一名合格的全媒体记者
普洱广播电视台
全媒体新闻中心副主任 陶余亮
2008年,怀揣着“守卫社会良知,维护公平正义”的新闻职业理想,我选择了记者这个职业,来到了普洱,我的第二故乡。也因为记者这个职业,让我认识了同为记者的妻子,并在普洱安下了家,扎根普洱。
大家都知道媒体人苦,做电视的媒体人更苦。我们不仅要做好选题的构思与创作,还要用好用活各种设备和器材。每次外出采访的时候,我们总是大包小包,摄像机、电池、脚架、新闻灯,现在还有无人机等等,一组下来至少也有二三十公斤。
做记者虽然很苦很累,但是我们在每一次采访中都会有很多收获。比如通过我们的新闻报道,一些拖了很长时间都解决不了的问题,得以圆满解决的时候,我感到很开心也很自豪,这也是我们记者的价值体现。
近年来,随着媒体融合发展,我们台与普洱人民广播电台合并成立了普洱广播电视台,我们中心也由新闻中心更名为全媒体新闻中心。
去年11月25日,我和新媒体团队策划了反映我市中小学校结合普洱地方民族特点,推出各具特色的课间操的系列短视频。在抖音、快手和头条号等平台发布以后,阅读量达1500多万人次,多家省级和州市媒体纷纷效仿和转发,同时也将普洱《阿佤人民唱新歌》和莘莘学子的精神风貌展现在全国观众的眼前。
现在,我不仅是一名全媒体记者,也是我们中心采访部和新媒体部的负责人,我将带领好团队,服务好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践行好“四力”,讲好普洱故事、传播好党的声音,为实现普洱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摇旗呐喊,加油鼓劲。
站 在 新 的 历 史 起 点 上,
我们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
“做业务精湛的新闻工作者”的殷切嘱托,
不断强化责任意识、提高履职能力,
始终奋进在时代前列,
书写属于自己的光荣。
我们,永远在路上!
来 源 | 《普洱日报》、部分文字由郑璐、张国营、韩雪飞、陶余亮提供 图片由普洱日报记者胡雪英、李毓珊、马洁、王承吉、卢磊、李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