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之前的《招聘者疑问:为什么媒体人转行那么难?总编是“有文化的 CEO”还是“技术小主管”?》一文中,欧博abg从称谓、职责权限、行业历史变革等角度,详细阐述了媒体行业中总编与主编的区别。
这个问题非专业人士搞不明白很正常,毕竟不是所有媒体人都会经历行业变革的各个阶段。即使真正经历过,也需要经过专业的梳理与思考才能得到一个相对完整的解释与脉络。
但是,最近在别人初次向我打招呼的时候。就发现很多非专业人士可能连记者和编辑也分不清楚。好一点的会直接问二者之间的区别,有的可能也不好意思问。容易引发误会,那在此我们就把二者的区别讲清楚,便于大家理解。
严格意义上,记者与编辑的区别是传统媒体定义的,有明显的专业分工。你可以简单理解成记者是负责采访和写稿的,编辑是改稿和审稿的。所以在社会上、田间地头大家一般接触到的都是专业记者。
传统媒体的记者是分条线、分区域的。比如你是财经行业的大佬接触的大多是财经记者、大学校长教授见得更多的是教育行业的记者。这就是前者分条线的意思,基本上是按领域分的。后者按区域分的,比如你家水管爆了没人来修、捡钱包了这种一般是城区部记者负责,同理可证田间地头、翻山越岭这种传说中最艰苦的就是县域部记者。我的第一份日报工作就在这里展开,其实也挺有意思的,苦乐都是宝贵的人生经历嘛。
在之前传统媒体兴盛年代,为记者提供获取新闻线索渠道还有通讯员和接线员。通讯员不是专业记者,一般是基于其单位沟通宣传的需要,一般由单位的宣传部门指定专人担任;接线员是媒体单位内部工作人员,以接听致电群众电话为主,欧博官网做简单记录,把有新闻价值的消息上报到线索平台,由相关记者继续跟进。
按稿件制作流程来看以记者为主,通讯员和接线员的帮助为辅,可以算是媒体工作的前端吧。
编辑主要负责的是编稿和改稿,从专业角度看,个人感觉报纸编辑对稿件的改动较大,杂志编辑对稿件的改动较小。网站编辑基本没有改稿的权利,对单篇稿件大多数情况只做发布的基本操作,新媒体的情况稍后另说哈。
除此之外,广电系统也是大致如此分类。具体细节欢迎广电口的媒体同行在下面留言补充。另外,还有一些以接受外界投稿为主的媒体、包括出版社,也有编辑岗位,只是这里就没有专业记者的供稿了。
辅助编辑工作的有专业的校对,主要是文字校对,这就比较类似于稿件制作的中后段,整个流程的中端了。
听之前的老记者和媒体领导说过,之前编辑大多是做过资深记者的,在我刚去媒体工作时情况略有改变。编辑、记者轮岗的情况也比之前的频次和范围小了很多。
再往上就是媒体的管理层了,总编就是媒体的职位天花板了。
那个年代想成为真正的编辑记者是要考证的,考取资格证(见页面标题图)后,再根据媒体单位的名额换证。然后还要定期送审,同时接受大众监督,不能有违规违纪行为出现。边界感清晰,职责分明,也便于大众理解。
二者边界开始模糊,职责不清,职能开始混淆和记者证的效力减弱以及互联网行业的崛起,媒体行业变革的时代背景有关。
1.网络媒体崛起,各个传统媒体开始成立自己的网站,开始有网站编辑这一职位。职责以信息采集和稿件的略微改编为主,不以采访和原创性稿件为主,虽然后来也吸纳了一些传统媒体的优秀采编但是主体职能并没有和传统编辑记者完全一致。网站编辑也大多数没有采编资格证,网络媒体单位也没有换证资格,所以这就是网站编辑的由来。
2.商业网站开始大量崛起,网站编辑岗位所需人才量加大。虽然都没有采编资格,但是基于自身业务的需要,编辑职位开始内部细分,比如原创编辑,很多时候就行使了“采访+写作”的职能。当时饱受诟病的“小编”,就是时代变革初期与人们对传统媒体编辑认知不相同时的暗讽与抵抗。
3.以自媒体为代表的新媒体时代,当然也可以说是移动媒体时代,采访(少量且小规模,多内部)+写作+编辑+发布+运营为一身。新媒体编辑,或者多种职能融合的新媒体内容运营职位开始发展。这种基于自媒体的运营方式,后来也被各类企业作为掌握流量密码,降低获客成本的重要方式。从一两个人,发展到一个团队 6-8 人左右。好处就是不再有采编矛盾,另一方面也容易出现“营销号”霸屏现象。总体来说,还是职能、所属权与信息安全的问题。
所以,本质上来说,记者编辑的区别核心还是采访权的所属问题。至于专业是否细分化的问题还是那句“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最后至于称呼的问题,好像很少有人称呼“王编辑”“李编辑”的,做记者的时候倒是经常有人喊我“肖记者”。在媒体行业,好像我们一般习惯叫“王主编”“李主编”的,只有在遇到总编辑的时候会尊称、敬称“某总”。毕竟作为整个传媒集团的最高管理者,叫一声总也不为过。
实在不行,我还是宁愿别人直接喊我全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