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伟欧博官网大的20部交响乐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06-02 10:26

BBC 音乐杂志,欧博官网曾问询全球151名最顶尖的指挥家,总结出一份「史上最伟大的20部交响曲」榜单,相信这份经典,不会令你失望。

也许你会不经意的发现,旋律表达的情感,如同奠定基调的白纸,任由我们在其中发现自己,感受情绪,体会到音乐的无尽魅力。

无论是独处的宁静

抑或是欢聚的喧嚣

交响乐都可以陪你

NO.20

布鲁克纳《第七交响曲》

Bruckner,Symphony No. 7,1883

奥地利作曲家布鲁克纳的《第七交响曲》,被评论家们誉为《英雄交响曲》。创作之时,正值瓦格纳去世,因此第二乐章为瓦格纳的悼歌。

1884年在莱比锡首演之后,成为布鲁克纳第一部攀上欧洲乐坛的名作,作品充满灵光乍现的时刻,最吸引人的是精彩的结尾部分,闪闪发光的琴声和史诗般的号角涌动,直至欢快地结束。

推荐版本:Royal Concertgebouw Orchestra / Bernard Haitink

NO. 19

贝多芬《第六交响曲》

Beethoven - Symphony No. 6,1808

贝多芬的《田园交响曲》是对自然的终极赞美诗!呈现出 对自然敏锐的捕捉,和对愉快心境的出色描摹。

贝多芬爱好自然,踏遍郊野。曾在书信中直言:「我的心意是只在乡间呆着。我在灌木、大树、草坪和岩石间行走的时候,是如此幸福。因为树丛、花草和岩石,都能给人以共鸣。」

推荐版本:London Classical Players / Sir Roger Norrington

NO. 18

勃拉姆斯《第二交响曲》

Brahms - Symphony No. 2,1877

《D大调第二交响曲》是勃拉姆斯于 1877 年夏天构思并创作的。那时,他在奥地利风景如画的湖边度假,感受到安宁中的微妙,愉快之余,完成此作。

《D大调第二交响曲》呈现出阳光明媚、宁静安详的景象,被称为勃拉姆斯的「田园」。传遍整个欧洲,被誉为勃拉姆斯所有管弦乐作品中最好的作品。

推荐版本: London Philharmonic Orchestra / Pierre Monteux

NO. 17

肖斯塔科维奇《第五交响曲》

Shostakovich - Symphony No. 5,1937

肖斯塔科维奇的歌剧《姆钦斯克郡的马克白夫人》,曾令斯大林勃然大怒,被指责为「形式主义」,不符合苏联社会主义文化要求,使他一度陷入困境。

肖斯塔科维奇决定另写一部《第五交响曲》以示回应。乐曲规模宏大,风格鲜明,具有「贝多芬的精神」,常比拟为《命运交响曲》。首演时,观众感动得热泪盈眶,起立鼓掌近半个小时。

推荐版本: BBC National Orchestra of Wales / Mark Wigglesworth

NO. 16

贝多芬《第七交响曲》

Beethoven - Symphony No. 7,1812

《第七交响曲》又被称为「舞蹈交响曲」,着重描写了人民的凯旋和欢乐,贯穿着舞蹈的特性,给人以宏伟壮丽的同时,欧博充满精力充沛的感觉。

《第七交响曲》不仅表现了人类对幸福生活的终极向往,也生动的呈现出贝多芬一生努力,所追求的理想境界。

推荐版本: Staatskapelle Berlin / Daniel Barenboim

NO. 15

莫扎特《第40交响曲》

Mozart - Symphony No.40,1788

《g小调第四十交响曲》是莫扎特最后的三大交响曲之一,也是最广为人知的作品。完成于1788年,正值莫扎特生命之中,最 困窘悲愤的情况下。

交响曲的基调是抒情风格,加上悲怆的气氛以及激昂的精神。如同饱含泪水的微笑,倾诉了莫扎特的哀怨之情,以及生命中所有悲惨与挫折的境遇。

虽然古典时代已然落幕,但曲中却能清晰的感触到莫扎特:「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心灵孤寂。

推荐版本: Scottish Chamber Orchestra / Sir Charles Mackerras

NO. 14

西贝柳斯《第七交响曲》

Sibelius - Symphony No.7,1924

西贝柳斯的音乐在英国有极高的评价,《第七交响曲》 他最清晰、最深刻的音乐作品之一,也是他的最后一部交响曲,又称为《幻想交响曲》。

《第七交响曲》单乐章写成,篇幅不大的作品中,从慢板到急板,一概包含于其中,极尽所有表现之可能。在交响乐发展史上具有相当高的历史地位。

推荐版本: Lahti Symphony Orchestra / Osmo Vanska

NO. 13

布鲁克纳《第八交响曲》

Bruckner - Symphony No.8,1887/1890

布鲁克纳的《第八交响曲》,是其篇幅最长的一部,以深刻的戏剧性著称。它直接触及人的激情和灵感的源泉,深具哲理性,充满了崇高的信仰和宗教热情,直达人的灵魂深处。

在这部作品中,布鲁克纳用音乐表现了他对尘世的渴望,对天国的憧憬。他的焦虑,他对生命的热爱和对死亡的敬畏,而这一切又在结尾最终升华。

推荐版本: Royal Concertgebouw Orchestra / Riccardo Chailly

NO. 12

勃拉姆斯《第三交响曲》

Brahms - Symphony No.3,1883

1883年, 50岁的勃拉姆斯爱上26岁的海敏娜,在充满激情的热恋中,创作了这部《第三交响曲》。作为四首交响曲中最短的一部,乐思鲜明而完善。

《第三交响曲》充满意志坚强、富有毅力、梦想孤独、寂寞追求等描写,充分展现了勃拉姆斯的创作特点:粗犷旋津;节奏有力,管乐与弦乐混用等等。

推荐版本: Gewandhaus Orchestra / Riccardo Chailly

NO. 11

贝多芬《第五交响曲》

Beethoven - Symphony No.5, 1808

《第五交响曲》以短—短—短—长节奏动机开场。据说,贝多芬曾将四音动机解释为「命运之神在敲门」。它主导了第一乐章,成为重中之重。

整首交响曲如同情感的发展起伏,从第一乐章的冲突与斗争,发展到末乐章的胜利与喜悦。最末乐章是全曲的最高潮,比第一乐章在篇幅上更长更有力。

推荐版本: Vienna Philharmonic / Carlos Kleiber

NO. 10

马勒《第三交响曲》

Mahler - Symphony No. 3, 1896

马勒认为「交响曲必须如同整个世界一般,包含一切」,因此其交响作品规模庞大,时间和乐队编制皆空前宏大。

其中《第三交响曲》原标题为《夏日清晨的梦》,尝试定义自然中所有声音。首演时评论界中毁誉参半,某些评论者被这首作品的庞大规模困扰不安。

推荐版本: Bamberg Symphony Orchestra / Jonathon Nott

NO. 9

柴可夫斯基《第六交响曲》

Tchaikovskyahler - Symphony No. 6, 1893

柴科夫斯基《第六交响曲》,又名《悲怆交响曲》是一部经过生与死的痛苦斗争,最终以绝望而告终的作品。

1893年10月28日,《悲怆交响曲》在圣彼得堡首演,柴可夫斯基亲自指挥,空前轰动。然而9天后,柴可夫斯基便与世长辞,交响乐成为绝笔之作。

交响曲旋律的优美,形式的均衡,管弦乐法的精巧等,柴可夫斯基的典型特征,都在曲中得到深刻印证,不仅是他最著名、最杰出的乐曲之一,也是古今交响曲中第一流的精品。

推荐版本: Leningrad Philharmonic / Evgeny Mravinsky

NO.8

勃拉姆斯《第一交响曲》

Brahms - Symphony No. 1, 1876

勃拉姆斯一生只写了四首交响曲,但仍被称为是贝多芬之后,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他的c小调第一交响曲,被称为「第十号交响曲」,意指续接贝多芬「不朽的九大交响曲」之后。

《第一交响曲》中充满了斗争、烦恼、苦闷、失意、喜悦等七情六欲的交织,是遍历人世沧桑者最大的精神安慰,也是勃拉姆斯留给世人的精神至宝。

推荐版本: Orchestre Révolutionnaire et Romantique / Gardiner

NO.7

柏辽兹《幻想交响曲》

Berlioz - Symphonie Fantastique, 1830

众所皆知,柏辽兹写作《幻想交响曲》,是因为对女伶 Harriet Smithson 的一片痴心, 怎知造化弄人 ,首演时 Harriet 没在法国,根本没机会听到这首痴情之曲。

当时,浪漫主义正从文坛、画坛渐次席卷到乐坛,因此柏辽兹恭逢其会。法国式的优雅精致,超越了德国式的严肃厚重,以充满想象的管弦语法,为音乐的浪漫主义开启决定性的时刻。

推荐版本: Mahler Chamber Orchestra / Marc Minkowski

NO.6

勃拉姆斯《第四交响曲》

Brahms - Symphony No.4,1885

勃拉姆斯这部形式近乎完美的《第四交响曲》, 是四部交响曲中最伟大的一部,也是最伤感、最古雅的一部,具有空前的古典悲剧性。

勃拉姆斯读过古希腊著名悲剧《俄狄浦斯王》,心灵受到极大震撼,创作不知不觉就反应出悲剧中悲痛而恐怖的情绪。伤感成为主宰一切的情绪,渗透于作品的每个旋律之中。

推荐版本: London Philharmonic Orchestra / Marin Alsop

NO.5

马勒《第二交响曲》

Mahler - Symphony No.2,1894

《第二交响曲》是马勒最受欢迎的交响曲, 以编制庞大和演奏难度而著称。因末乐章使用德国诗人克洛普施托克的诗作《复活》,又名《复活交响曲》。

马勒历时6年创作,耗尽心力为终章寻找歌词,曾博览群书细读《圣经》,后来他追捧的指挥家毕罗去世,在葬礼的安息礼拜中,被《复活颂歌》深深感动,决定写作交响曲的终乐章。

至于第二、三、四三个乐章,则以间奏曲的感觉创作,因此,全曲的重心也就在首尾两个乐章上。

推荐版本: Royal Concertgebouw Orchestra / Mariss Jansons

NO.4

马勒《第九交响曲》

Mahler - Symphony No.9,1909

马勒《第九交响曲》,由维也纳爱乐管弦乐团首演,当时马勒已经离世,无法亲临首演。这也是马勒唯一一首完成初稿后,未作任何修改的作品。

创作《第九交响曲》时,马勒已安然超越了死亡,四个乐章好比「浩大的死亡之舞」,按乐章顺序分别为:「死亡作为解放者,死亡作为伴奏者,死亡作为战场敌手,以及死亡作为慰藉。」

推荐版本: Berlin Philharmonic / Herbert von Karajan

NO.3

莫扎特《第 41交响曲》

Mozart - Symphony No.41,1788

1788年夏,莫扎特完成他短暂人生的最后一部交响曲:《第41交响曲》作品551,也是最长的一部交响曲。

交响曲被恰如其分的冠以「朱庇特」之名,以风雨雷电作为武器,因此作品拥有超凡的力量和动势,成为无与伦比的交响曲丰碑。

推荐版本: Orchestra Mozart / Claudio Abbado

NO.2

贝多芬《第九交响曲》

Beethoven - Symphony No.9,1824

《第九交响曲》又称《欢乐颂》, 因第四乐章加入合唱又名「合唱交响曲」。从酝酿到完成倾尽数十年的心血,是 贝多芬音乐生涯的登峰造极之作。

《第九交响曲》构思广阔,思想深刻,丰富多样,超出了当时交响乐 体裁和规范,变成由交响乐队、合唱和独唱、重唱所共同演绎的,宏伟而充满哲理性和英雄颂歌。

贝多芬通过这部作品,表达了人类寻求自由的斗争意志,并坚信终有一天,我们将获得无上欢乐和团结友爱。

推荐版本: Orchestra of the Age of Enlightenment / Charles Mackerras

NO.1

贝多芬《第三交响曲》

Beethoven - Symphony No.3,1803

贝多芬《第三交响曲》简称「英雄交响曲」,堪称音乐史上的里程碑,作品规模宏大、充沛有力、情感丰富,是贝多芬最为钟爱的作品之一。

交响曲本事是为拿破仑所谱写的。对贝多芬而言, 拿破仑是一个革命的理想。当他听到拿破仑称帝的消息时,愤然撕掉本准备献给拿破仑的扉页,改成了现在的曲名。

然而情感的转变,丝毫不能掩盖作品本身的伟大。交响曲塑造出一群为革命理想而奋斗的英雄形象,曲调中 洋溢着革命的精神和自由的光辉。

推荐版本: Chamber Orchestra of Europe / Nikolaus Harnoncourt

References

BBC Music Magazine | September 25, 2018 |The 20 Greatest Symphonies of all time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