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如期而至,欧博官网2021已成历史。
回望上一年,整个社会仍在新冠肺炎疫情之下负重前行,处于信息与现实交汇路口的新闻业也依旧在变与不变间反复横跳。
疫情深刻地改变了新闻业工作模式,数字化生存嵌刻进媒体人生活的每一帧;媒介技术的迭代悄无声息入侵用户隐私,共景监狱不断套叠复现;碎片失序的信息充斥赛博空间,新闻付费墙依旧难以推广;假新闻、抢新闻多次引发声讨,媒体公信力危机不缓反增……
在信息超载的社会里,新闻业的立身价值是否还能站住?技术场景的不断更新,新闻业到底应该如何寻找边界?媒体泛化的冲击之下,新闻职业是否成为一种无关紧要的存在?
回望过去一年新闻业的发展状态,2021给出答案了吗?
如果没有,新的一年新闻业又将如何?
一、寻找下一代新闻人的声音
对于以上议题,我们想把关注的语境与焦点放在中国本土新闻业上,同时,由于新闻学界和业界长期存在着罅隙,接收到新闻学教育的学生成为其间最大公约数。
所以对于2022中国新闻业走向之问,我们尝试收集来自中国本土高校新闻学生的声音。
因为这一群体或许会作为下一代新闻人活跃在一线,或继续深造致力于新闻学教育,抑或将毅然转身向其他行业走去。
但且无论入海之后,至少此刻他们对于新闻业的理解将很大程度上关系他们以后的职业生涯如何型塑,关系未来的新闻业又将注入一股如何的力量。
我们的采访形式为“泛采+实采”结合:泛采通过问卷发放,最后收回有效问卷153份,共计对应153位高校学生;
实采主要邀请高校校园媒体的主理人员,包括清华大学清新时报、中国人民大学RUC新闻坊、中国传媒大学新闻视野、中国传媒大学新传时报、南京大学核真录、南京大学新记者、中山大学谷河青年、兰州大学西北角Corner、南京师范大学有Young周刊、中国传媒大学白杨数新观察、深圳大学新新报、重庆大学羊村传播、西安交通大学明德新声、江西师范大学CBR传播人、澳门科技大学岛屿视界ISLANDVIEW、天津师范大学新闻导报、中国海洋大学新闻传播OUC等17家校媒的19位主创/主编/成员。
最终,我们总共收集到了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以及中国传媒大学等全国82所高校的172位学生所给出的“2022新闻业预测”。
这种逐年的预测并非基于一个长的历时视角给出,也可能不具备统计学上的意义,但我们认为,这样的预测实际承载了高校学生对新闻业的愿景与批判性思考。
需要强调的是:我们并非希冀于输出一份高屋建瓴的精准预测报告,而是希望从象牙塔一隅出发,聚焦来自学生群体的专业主义思考和人文主义关怀,呈现学生视角之下的思考与展望。
二、既不过于乐观也不悲观
为了整体探析受访学生对于2022新闻业的乐观态度,我们将收集到的172份学生预测回答整理成待分析文本,字符数为2,2241。
由于采访文本多为句式复杂的大自然段,为了情感分析结果更加准确,我们在数据预处理阶段先将之分成491个语句,过滤掉无意义语句之后得到438个待分析语句。
然后使用Python中的SnowNLP类库对样本语句进行情感分析处理,计算结果取值范围在0到1之间,越接近1表示正面情绪;越接近0表示负面情绪。
如图所示,为了可视化结果更易于理解,我们按照李克特五度量表的逻辑将情感分析结果分为“非常乐观、乐观、中性、不乐观以及非常不乐观”5个维度进行分类呈现。
可以看到,33%的受访学生表示出了乐观态度,其中26%的表示“非常乐观”。如安徽师范大学 @李冰表示“2022年将会是中国新闻业更大跨步的一年”;南京大学核真录 林歆瑶认为“大数据、算法、人工智能技术的加持,使得事实核查的过程更加智能化、高效化”。
23%的受访学生则认为2022新闻业并不乐观。“疫情可能使特稿的数量和质量持续下降”(中国传媒大学 @李华),“新闻学界与业界间的罅隙或许会在下一年变得更大”(中国海洋大学新闻传播OUC 吴艺凡);中山大学 @浩贤指出“严肃新闻和深度报道越来越少人看,只能用‘持续性失望’展望未来的中国新闻业。”
更多的受访学生(44%)持中性态度,认为“2022年中国新闻业的发展仍将处于一个稳定的持续的态势”(上海大学 @魏老师),“新闻会趋于液态,技术将扛起大旗,国际新闻另辟蹊径,主旋律持续唱响”(中国传媒大学 @四两)。
三、九个被提及最多的议题
内容分析可以明晰受访学生的预测角度,于是我们对收集到的172份学生预测回答进行了质性编码。首先整理出所有采访文本,通过关键词提取和质性阅读确定出靠前的重点提及议题,并将其分类归纳出两级框架。
使用软件Nvivo12.0将一级议题作为树节点,二级议题作为子节点,采取逐行编码的方法把所有采访文本编进相应节点之下,并对结果进行多次校验,最终计算出各议题被提及次数。
从图中可以看到,受访学生从多个角度给出了新闻业预测,其中,最重要的为9个议题,按提及次数大小依次为:“新冠肺炎疫情”“新闻生产”“媒介技术”“事实核查”“平台化”“媒介生态”“人文关怀”“时政热点”“新闻研究”。
近六成的学生都对疫情之下的新闻业给予了关切。“全球新冠疫情大背景下,权威发布新闻资讯成为大众信息获取的日常必需品”(中国传媒大学 @盾盾),但“新闻媒体对于疫情报道的边界会更加清晰,被遮蔽的报道空间会逐渐拉大,转而走向刻板化、程序化的疫情模式报道”(复旦大学 @Nicole)。
传统的新闻生产也是受访学生关注的重点议题。中国人民大学RUC新闻坊 葛书润指出国内的数据新闻会被不同媒体运用的三种方向;清华大学清新时报 Edith预测2022年中国新闻业的变化可能会包含本土化新闻的增加与流行;中国传媒大学新传时报 丛颖认为疫情可能会让校园媒体更加地立足于校园,成为社区报性质的媒体。
“媒介技术的发展造成了媒介形态的日新月异,这对新闻业来说喜忧参半”(清华大学@Kerwin),兰州大学西北角Corner 刘欢、重庆大学羊村传播 陈迪安、兰州大学 @帆等49%的受访学生都对媒介技术和新闻业的融合作出了阐释性预测。
而就新闻业的基本原则——真实性所受到的冲击,南京大学核真录编辑部的几位学生主编基于此给出了预测回答,认为事实核查将会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随着短视频的向深发展,H5、新闻游戏、播客等多种媒介形式让新闻的具体呈现变得更为多元(中国传媒大学 @iiziginiaiy),平台化趋势也是受访学生谈及较多的显著议题。
外在的媒介形态变革也逐渐倒逼新闻业内在的体质规范出台,媒介伦理不再成为房间里的大象,“媒体会将生产过程更主动地置于公众更加严格的审视和监督之下”(南京大学新记者 许子怡)。
人文关怀是作为人学的新闻学所不可回避的永恒议题,17%的受访学生提及“外卖骑手这样的新业态从业者的社会保障问题应当引起重视”(中国政法大学 @瑜宝),同时,“女性主义的议程,传媒界也不可能无视或回避”(中国传媒大学 @希杰同学)。
此外,对于新形势下的国际传播、新闻学研究与新闻专业教育等议题也分别有12%和6%的受访学生谈及。
总体说来,受访学生结合自身从课堂课外的学习与实践对新闻业的各类议题都给予了不同程度的关切,为了直观呈现“来自象牙塔的眺望”,我们选取了9个议题下部分预测回答予以展示。
复旦大学2019级本科 @Nicole
2022的中国新闻业虽仍继续处于疫情影响之下,但已然适应常态化工作模式。新闻媒体对于疫情报道的边界会更加清晰,什么该报什么不该报也不再像过去的两年一般不甚明晰,被遮蔽的报道空间会逐渐拉大,转而走向刻板化、程序化的疫情模式报道。这似乎是新闻业趋于规范的好事,但细细想来,好像也没那么好。
西安交通大学明德新声 Felicity
我主要从以下两点阐述我的预测:
1. 风险社会中新媒体信息治理问题
自2020年至今,随着新冠疫情的影响,疫情防治中呈现的舆情应对与信息治理现代化、公共危机信息公开的授权机制研究、重大灾害事件中的谣言传播研究等等新现象、新问题值得学术界深入观察、思考和反思。由此,风险社会也进入研究者的视域,风险社会是指在全球化发展背景下,由于人类实践所导致的全球性风险占据主导地位的社会发展阶段,在这样的社会里,各种全球性风险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存在着严重的威胁。在风险社会中除了现实社会存在的各种问题需要及时反应和应对,与此同时,网络空间的舆论引导、隐私安全、网络谣言、网络诈骗等各种信息传播的治理问题也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新课题。
2. 疫情使数字鸿沟问题进一步凸显
新冠疫情期间,为了避免疫情的扩散,人们日常衣食住行基本依靠网络,全国上下使用手机二维码出行,信息获取依赖网络,教育也需借助网络平台,但在很多无网无手机的落后地区,就出现了有人坐不了车、上不了课等状况。这是数字鸿沟的突出表现,数字鸿沟不仅出现在不同地区、城乡之间,还出现在代际之间,很多年龄较长者欠缺新媒体使用知识,思维方式也跟不上数字化的脚步,出现数字反哺、与社会脱节等现象。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地区、城乡、代际差异使得数字强势群体和数字弱势群体呈现两极分化,那么如何缩小与农民工、老年人这些数字弱势群体之间的数字鸿沟?这是一个复杂多元的社会问题,尤其在城市化进程加快、人口老龄化趋势之下,还需要与社会学等学科通力合作,问题尤为迫切,值得学界关注。
中国传媒大学2018级硕士 @盾盾
全球新冠疫情大背景下,权威发布新闻资讯成为大众信息获取的日常必需品。尤其是公共卫生和健康传播领域,新闻业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都将此作为重要报道方向。不置可否的是,数据将不再冰冷,我们会挖掘现象背后的成因,进展,趋势还有人文。同时,庞杂的信息背后,权威媒体一锤定音的力量,是全信息场域流通顺畅的基石,不可撼动。
合肥工业大学2018级本科 @小澄
我认为新冠疫情之下,谣言与流言的飞散,会让公众更加重视专业媒体提供的新闻和信息,所以专业化的新闻力量在权威性和美誉度方面会增强。这不仅包括传统媒体,还包括躬耕于垂直领域的新媒体,比如丁香医生。此外,伴随着新冠疫情、河南暴雨等事件发生,作为亲历者叙事的公民新闻也会以其亲历者视角的真实性、及时性迅速崛起。非虚构写作、特稿在重大事件中也会占据更重要的地位。其传播媒介不再局限于文字,更多会以短视频的方式在快手、抖音上传播。新闻报道的主体将会进一步泛化,但专业媒体在重大事件中的权威性依然会保持住。
中国人民大学RUC新闻坊 葛书润
总体而言,我猜测新闻业会呈现多极(至少两极)发展,一极指向广泛参与、浅薄、碎片、情绪化,最终形态可能是3~5秒的短视频说清一件事、喊一个口号;一极指向专业生产、深度、窄众、学理化,最终形态可能是行业简报或文献综述。这两极的生产者和消费者所关注的社会话题并没有太大的出入,只是往往同题异构,互相瞧不上。意识形态相关话题越来越多地成为争议的导火索。这样的争议会成为报道的素材,但报道不是为了也不能解决争议和促进对话,争议最终被悬置然后遗忘,在下一次相似的冲突爆发时成为报道“前文本”(旧账)。
国内的数据新闻也许会被不同媒体运用于三种方向:互联网媒体用数据做消费类、文化类的“软稿”;主流媒体用数据描绘图景,拓展“传统报道”;一些专门从事数据新闻的自媒体也许会让数据新闻作品更加的社科化:关注宏观社会话题、使用更多社科研究方法挖掘和处理数据、援引更多理论资源进行阐释。人们对疫情新闻兴趣逐渐衰减,甚至对所有灾难报道都产生“审美疲劳”。疫情报道会趋于短、平,深度报道和解读会更加稀少,以消息或者集约的数据平台为主要形式。
清华大学清新时报 Edith
大胆预测2022年中国新闻业的变化可能会包含本土化新闻的增加与流行。
当前,全球化、即时化的新闻播报已经成为现实,“新”闻变得不能再“新”,那未来新闻业的突破何在?在分众化新闻推送的技术基础足够牢固的情况下,或许继续抓住读者的秘诀隐藏在本土化新闻的推送中。这类新闻可以是当地的政府政策、经济发展,也可以是身边的家长里短、人生百态,更有可能是国家大政策、世界大趋势的“蝴蝶翅膀”轻轻扇动,引起的“家乡雨林”变迁。
甚至,欧博这种本土化新闻的悄然流行,将以你我轻易察觉不到的软信息流的模式出现。比如,刷某音时突然出现的邻近起火消息,看某红书时突然发现的街头巷尾改造,谁能说这些不算新闻?谁又能说这些平台不是新闻媒体的软延伸?
南京师范大学有Young周刊 尚嵘峥
2021年底,“冰点”两位大牛级记者陆续离职。最近,一位“人物”的记者也跳槽去了互联网。记者这行来来往往本也正常,2021年却格外不一样——新生深度内容生产商“正面连接”搅动了内地深度媒体圈。以特稿、非虚构写作和深度报道为主的深度内容生产在严峻媒介环境中求生时,仍有人愿意进行深度内容创业,且内容质量上乘,实属不易。我们也很欣慰地看到,深度内容生产者不再单一依赖文字,而是创新内容呈现和表达方式,进行融合产品生产:“GQ报道”为特稿制作的头图海报兼具美感与设计感,“人物”以“Moment”为代表的参与式新闻策划让读者“走进”编辑部,“极昼工作室”的年终策划《何以为家》让人看到深度内容融合策划的更多可能。
2022年,新闻业的变革仍将继续,来来往往间,仍期待更多更优秀的深度内容,以及更新更丰富的表达形式,让读者想到融合产品时不再只有《雪崩》,而是有更多的《毒气,余生》。
澳门科技大学岛屿视界 周子豪
观察目前内地的新闻业发展,跨境报道、跨国媒体的协作报道在内地是非常罕见的。然后不出意外,2022年仍将被划入后疫情时代的范畴内去讨论。当我们在谈论义乌的圣诞树为何滞销,也就不可忽略地关注到全球化链条下的经济连锁反应。所以我还是期待2022年中国新闻业能多一些国际性的深度报道,而非限于国内的舆论场中;另一方面,在疫情,气候变化等多议题的影响下,对做深度报道的记者知识要求会进一步提高。无论是疫苗等垂类知识,还是气候引发的地缘冲突等,理解其中的复杂性,并降维地讲述给读者,或是一项越来越重要的能力。
深圳大学新新报 罗瑾
纵观现在的新闻业现状,可以说媒体在处理的几乎都是二手信息。不同于大众传播时代,如今多对多的传播模式,使得人人面前都有着一支麦克风。许多事件经由媒体报道以前,早已成为新闻。因而不管是媒体人,还是新闻业,要保持独特性和自身价值也好,建立专业的壁垒也好,必须要深耕于深度的新闻报道。
为什么疫情时《财新》《人物》等媒体能够脱颖而出?在新冠疫情爆发初期,流言四起,真假信息难辨,所以人们迫切地需要了解真实情况。谁来做这件事?只有媒体。越是信息过载的时代,越需要优质的内容生产。
在这个时代里,虽然人人都有麦克风,但我们接收的都是碎片化、单方面的信息或事实。普通受众没有精力和时间去收集信息碎片,采访冲突双方,核查事实,呈现一件事的真正脉络。因此,这些工作只有媒体来做,并且也是媒体的义务所在。
深度报道需要全面、系统地呈现事实与事实之间的关系,挖掘冰山下的真相。“呈现真相”的使命一旦完成,“记录”的使命也随之完成了。作为历史的底稿,深度报道深入社会肌理,为我们理解时代提供了一个横截面。因此我希望,并预测2022年新闻业会将侧重点更多地放在深度报道上。
江西师范大学CBR传播人 孙木子
仔细观察人们在接受信息时的普遍状态,就会发现在很多事件中,媒体只是起到了一个提出议题的作用,人们更多的关注度都耗费在了社会对事件的评价中。除去部分具有强大引导力的主流媒体,更多的媒体在发表报道时并不具备自己的态度。
在重大事件和热门议题中,大多数的观点都趋同,这也会导致人们逐渐丧失深度思考的习惯,在目前来看,我想在2022年这一点也不会有太大的转变,人们在繁复的信息中对媒体信任度越来越低的同时,也形成了一套偏于固化的思维体系。不过物极必反,在跳出“群体”的同时保持自我的平衡,这类人也可见的从各个领域冒出。说是预测,不如说是一种期望,在2022年乃至以后的更多年,会有越来越多具有高度批判和探索精神的个体从千篇一律的观点中跳出,无论正确与否,大胆表达本就是好的开始。
中国传媒大学新传时报 丛颖
我想首先来谈一谈疫情对于我们所在的校园媒体的影响。新传时报本来是一个立足于校园,服务师生的媒体,我们主要报道校园及周边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值得记录的新闻,翻开新传时报以往的报道,人们可以看到校园的变迁,是一份校园的生活史。
但2020年疫情爆发,全国各地学校延迟开学,线上授课,我们当然也不例外,由于大家都在各自家中隔离,校园新闻的采写编发就暂停了。但我们也没有就此停止工作,疫情和与之相关的管控带来了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为我们带来了更为广阔的社会视野和选题方向。
在疫情期间我们利用我们的副号报道了十余篇有关疫情中的人们的系列报道,希望能以微薄之力帮助受困的人们发声,其中《疫情 | 被固定在疫情中心的三万透析病人》收到了来自透析病人组织的感谢信。除此之外,疫情期间有关社会新闻的报道也大大锻炼了我们的采写能力。这些可以说是对于我们发展比较好的一面吧,让我们可以在锻炼自己的同时在更广阔的空间里里服务社会。
疫情也带来了新问题,当终于可以返校的时候,学生们的进出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受到限制,会阻碍一些和社会选题的进行。不仅如此,很多平日里可以线下进行的采访不得已变成了线上进行。我们在学校里学习的新闻采写课的老师一直强调线下采访优于电话采访,电话采访优于文字采访,因为线下采访才能捕捉到更多的真实瞬间,也更容易和受访对象建立信任,但是在疫情期间很多时候我们不得不这样做。但返校之后校园新闻的采写相对来说还和疫情之前差不多,甚至产出更多,基本没有受到什么影响。
那么在未来,我认为,如果疫情持续发展,管控更加严格,那么可能会使一些面向更加广阔的校园媒体选题受限,因为出行的风险增大,成本上升,很多出行学校也不鼓励和允许。疫情可能会让校园媒体更加地立足于校园,成为社区报性质的媒体。
北京大学2020级硕士 @杰克
我有几点预测:1.数字新闻业持续发展。从学术界研究热点和考研命题都可以看出这一趋势。2.民生新闻关注的视角更加细致入微,强调共情与共鸣,如抢老人甘蔗这种新闻会被更多人看见,小莉帮忙等栏目也会被持续拥护关注。3.政治类议题热度不减,因为有二十大。4.娱乐圈新闻减少,因为大家已经对各种爆炸性新闻见怪不怪了。
兰州大学西北角Corner 刘欢
现如今,传媒行业正处于媒体深度融合的阶段,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向“你就是我,我就是你”转变。自媒介融合伊始,如何打破不同媒介形态之间的壁垒,使得传统媒体的深度内容与新媒体技术产生化学反应,让生产要素与媒介资源得到有效整合,是业界、学界都在不断探讨的问题。
我认为,下一步,媒体融合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是内容生产上,新闻工作者尤其是从传统媒体时代走来的工作者建立对新媒体、自媒体内容的高度认可,并扬长避短,以用户思维捕捉更多、更宽泛的新闻线索,吸纳新媒体、自媒体的内容优势。同时,不同媒体之间寻求新闻制作的共同语境,并以各自的新闻语言多角度但同目标地报道新闻事件;
二是技术上,5G+AI技术广泛应用,AI合成新闻主播、3D虚拟演播室等更广泛地投入运用,通过技术手段使得新闻报道的现场感增强;
三是经营战略上,媒体与互联网公司深度、广泛合作,不仅仅止步于直播带货等形式,更要生产出多样化的媒体衍生品,扩大传播辐射范围,在“互联网+”的基础上形成“媒体+”。
媒体在未知中寻求可知,找到资源配置、团队重组、思维转变等问题的解决方案,在互联网时代尽快完成适应与转变,不至于有更多的传统媒体停刊、倒闭,而是以全新的面孔出现在用户面前。
重庆大学羊村传播 陈迪安
2022年新闻业与算法的联系势必依旧紧密。算法改变了传统的新闻生产和新闻分发模式。新闻生产上,“算法新闻”在数据抓取、数据呈现方面更有优势,虽然还未成为主流,但今后算法新闻的发展仍存在很大潜力。这也考验了新闻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和反思自我定位;新闻分发上,算法个性化推荐的模式将用户“数字化”,大数据画像下算法精准把握了我们的偏好和兴趣。但同时带来了“信息茧房”“算法监视”“算法鸿沟”“侵犯隐私”等社会问题。
从个人体验上看,以兴趣为导向的算法推荐机制在新闻业上的价值导向作用不强。马克思在分析机器时指出,“矛盾和对抗不是从机器本身产生的,而是从机器的资本主义应用中产生的”。技术本身不承载意识形态,但一旦权力结合起来,技术就无法避免地具有强烈的意识形态性。算法技术本身是中立的,但在新闻业上其就应该发挥价值导向作用,弘扬主流价值观。这应该是今年重点关注的问题。
去年8月,网信办公布了《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旨在治理算法推荐领域的乱象,规范各大平台的算法推荐机制。国家开始重视治理算法乱象,相关规定的出台势将影响当下的新闻业格局。
清华大学2018级本科 @ Kerwin
媒介技术的发展造成了媒介形态的日新月异,这对新闻业来说喜忧参半。首先,大数据抓取、新闻聚合、自动化报道、云计算事实核查等新型报道手段的出现为新闻业注入了一股强大的活力,但这同时也导致记者的劳力越来越容易被取代,不过人工智能按现有条件来看依然无法完全颠覆人脑的存在;除了媒介技术的反制,我认为非专业“记者”对媒体的颠覆才是新闻业最该警惕的杀手。
媒介触达的简化,极大地泛化了新闻媒体的概念、模糊了专业记者和普通大众的界限,人人皆有麦克风,人人皆可为记者,以往新闻业引以为傲的新闻报道多是大众难以接触到的新鲜信息的发送与传达,而现在,甚至连专业媒体都需要从公民新闻、自媒体新闻中获取新闻线索和来源,同时,其他专业领域的人才也不断向新闻市场涌入,新闻专业出身的记者确乎再找到核心竞争力。
所以我希望在即将到来的2022年甚至以后,能看到新闻业自身建立起一套准入门槛规则,如同会计专业的注会证、律师的律师资格证以及医生的执业医师证等等,当然这并非是在树立起一道高墙,而是在重构杂乱无章的新闻业生态,否则新闻业永远都只是所谓悬挂新闻专业主义锦旗的空中楼阁。
西安交通大学2020级硕士 @王大锤
此前,有大量研究探讨网络时代下纸媒的消亡进程。但在全球新冠疫情的总体趋势之下,这一进程似乎在加剧。
由于疫情导致的封锁和媒介消费习惯的改变,使用纸质印刷品作为新闻来源的用户比例进一步下降。在瑞士,使用纸媒获取新闻的人的比例已经从2016年的63%下降到2021年的37%。在波兰、葡萄牙、德国和西班牙等国家也出现了类似的下降,其中巴西和波兰使用传统纸媒的用户比例已经跌破20%。
这一下降趋势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进一步加剧。这意味着纸质媒介距离完全告别新闻业的时间可能已经越来越近。
南京大学核真录 林歆瑶
新冠疫情来势汹汹,人们对于新闻的渴求持续上升。疫情期间,各类假新闻甚嚣尘上:“吃辣椒可以降低新冠病毒死亡风险”、“用盐水漱口可以抑制新冠病毒”……同时,在新媒体的语境下,万物皆媒,受众赋权,公民新闻的出现使得新闻业的边界变得模糊,也使得新闻质量层次不齐,新闻伦理问题亟待解决。学界和业界纷纷用“危机”一词来描述新闻业,然而,危机也是转机。
可以预见的是,事实核查将会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数字时代,事实核查从幕后走到了台前,传统媒体、机构媒体和校园媒体纷纷都开始开辟核查专栏,对新闻内容进行事无巨细地核查。大数据、算法、人工智能技术的加持,使得事实核查的过程更加智能化、高效化。
在2022年及以后,希望能看到更多包括事实核查在内的积极的新闻生产实践,重申新闻业对于真实客观的追求,以透明性的原则邀请公众参与到对事实的探索之中来。
南京大学核真录 张宁馨
在如今的技术浪潮之下,多元主体间竞逐新闻生产场域和建构事实的方式使得新闻真实成为了有机真实,无论是动态的、宏观的新闻真实图景,还是具体的新闻真实面目,都不再是由单一的某种类型的新闻传播主体决定,而是由所有参与新闻传播的主体共同决定。
专业新闻生产失去了过去的崇高地位,因为构建真实性的标志——目击和在场,在新媒介技术语境下已经不再独属于媒体,公众作为新闻发生现场的“目击者”已经较为普遍地冲击和挑战了职业从业者关于“新闻真实”的观念与实践。
由于网络用户本身的分散性,使得他们可以便捷地在社交平台发布一些未经处理、看似真实并值得信任的原始数据,这目击方式虽然得益于其原生态和现场化,却容易因上传者强烈的主观性和把关机制的系统性缺失,使得“公民目击”产生比传统媒体时代更为严重的真实性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在传统新闻业中,曾经有较高可信度较高的新闻图片、视频,也从“眼见为实”进入了深度造假的时代。
因此,在新闻业遭受信任危机的当下,不妨调试和反思原来以客观性作为新闻专业主义标准的话语体系。与其想方设法证明生产者可以抛却自身立场变得客观,不如新闻生产的后台行为及其决策意图移至前台并通过提供新闻工作者个人背景信息和给予受众参与新闻生产的机会让新闻生产行为变得可见,也就是走向“透明性”,收起自己作为生产者的傲慢,承认自己的不足,以此来提高新闻的可信度。
中国传媒大学2019级本科 @包子
从目前的状况看来,“乌卡”时代下人们对新闻真相的渴求越来越强烈,对新闻专业主义的呼声越来越高。因为在这个受众高度参与新闻生产与传播的时代,新闻的真实性正在遭受挑战,去年国内就产生了很多的假新闻,一再挑战公众信任的底线。与此同时国家也出台了相应的政策,将新闻的采编制作权收归给权威媒体。希望2022年是事实为上,真相为重的一年。
南京大学核真录 吴恺沄
2021年真正让我思考有关新闻业未来的,是我在面试时被问到的两个问题。一个是“数据新闻中数据更重要还是新闻更重要?”另一个是,“在流量时代,文章的标题更重要还是内容更重要?”当时我毫不犹豫地回答,数据新闻也仍然是新闻;而标题对于内容来说,应是锦上添花而非雪中送炭的存在。
这两个问题看似分散,但我认为他们都和数字时代新闻专业主义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有关。一方面,媒介技术不断进步,很多新的层面被引入新闻业来讨论,不确定性带来了不安。传统的媒体版图被打散了,话语权变得分散了,人的反应能力在信息更新的速度面前变得迟缓了,随之而来的危机感似乎显得不可避免。
另一方面,尽管人们时常对变化充满警惕,但变化也代表更多的可能性出现了。比如“碎片化”的信息获取方式,并不等同于人对于事物的认知也在变得不完整。事实上,我们从碎片中获取了很多新闻线索,发现了更多可以被关注的社会切片;通过用户的参与和协作,事件逐渐从“碎片”走向“立体”,这就突破了传统媒体采写流程和文本的封闭性……不过,尽管新闻生产的流程和方法都面临调整,专业性始终都不能被放弃。与其去讨论变化的优劣,我们也许更需要回答,今天的新闻生产要做些什么?
即使是在学生媒体中,我们也已经有了很多尝试。以我自身的实践经历出发,我发现信息的暴涨使得读者对于高质量的新闻作品有了更迫切的需求。这是一种呼唤,也是一种鞭策。我们对于谣言的忍耐力在降低,对于事件发展的始末和延伸想要有更完整、更立体、更高效的了解,对于信源可靠程度、数据准确度的要求只增不减,我们还偏爱更生动鲜活的可视化呈现。这些都给新闻生产者的信息整合能力和表达能力提供新的努力方向,给专业要求增加新的内容。
我们也许会关注如何利用新技术去解决新问题,比如建立起一套协作机制,让用户参与到新闻制作中来;比如对于事实的核查能有更系统的数据来源和平台去支撑;比如更多便捷高效的可视化软件被开发。参与做新闻的门槛不必太高,但新闻的准出条件应被调高,我们需要更明确什么能够成为“新闻”,而什么只能算是“信息”。
未来的新闻业在技术手段和表现形式上会更多元,但我希望它能一如既往地延续守望者的角色,不管外界如何变化,都有“事实真相一直在这里”的定力。在信息丛林之中,当人们熟悉甚至厌倦了“流量密码”的绚丽泡沫,也许会有更多人愿意回归真正扎实的新闻内容,因为“真实自有万钧之力”。
中国海洋大学新闻传播OUC 吴艺凡
2021年,Facebook进军播客领域,于7月推出应用的内嵌博客,于10月增加播客发布页面。音频消费正在迅速增加,随着流媒体和播客的日益普及,越来越多的自媒体选择在播客等上制作、发布相关的节目。相应的,我认为作为一个逐步“破圈”的媒介,它在新的一年也有可能面临版权纠纷、传播内容审核等情况。
中山大学谷河青年 宾宇轩
2022年,新闻业值得我们继续关注的一点是,专业媒体如何在平台新形势下,生产更多能够触达受众的优质内容。过去的一年,我们可以看到,各大平台都在主推短视频。微信力推视频号,前不久将视频号放入了订阅号界面。微博的算法也对短视频有大的加权,以致于很多专业媒体多一半的微博内容都以视频形式呈现,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更是如此。
但当下的媒体短视频质量依旧良莠不齐,很多视频内容信息量低,短视频的新闻生产尚未形成如文字稿件一般的专业评判标准。因此,专业媒体如何既适应平台的变化,又坚持生产优质的新闻内容,期待时间给我们的答案。
中国人民大学RUC新闻坊 葛书润
根据现在新闻业对个人主播的培植力度,也许会出现一种小红书+抖音似的新闻平台,瀑布流中是一个又一个主播的小窗格,他们会在长相、谈吐、用词、选材、倾向上精准定位其受众的审美。但他们又不是传统意义上的kol——这些opinion不会来自他们自己,而是来自所代表的机构,他们要做的只是模板化地复述已经生产好的内容。
类似如今MCN公司批量生产小红书、抖音网红。播客等新形态会让更多的非新闻工作者进入到新闻生产的场域之中,比如学者可以提供更多专业的、学院内的视点,亲历者可以直接讲述真实的故事,等等。在政策收紧之前,音频类的内容也许能成为高质量新闻评论、深度报道的聚集地。这些内容也许会成为机构内媒体重要的引用来源之一。
天津师范大学新闻导报 杨莹
由于2020年初的新冠疫情的影响,传统广播赖以生存的通勤场景变少了,有着“陪伴感”的播客因为宅家经济的爆发而受益。而2020年也被业内人士认为是播客备受关注的一年,从2020年到2021年,仅一年间播客爆发式增长。
面对刚刚来到的2022年,我认为播客的发展还是值得期待的。在播客数量方面,较前两年的增速会稍有降低,但播客的内容种类会更加丰富。
随着主流社交媒体的信任崩塌,自媒体乱象频出,加之播客的“去中心化”属性满足了当代人对于知识和观点的渴望,公众对于公共讨论、情感共鸣的需求,都预示着播客在2022年乃至未来几年中能蓬勃发展。
除此之外,现今中文播客还处于发展初期,商业化模式亟待开发,此后播客会继续探索属于它们的商业模式,积极拓展业务流量和开拓变现方式,让播客主们不只“为爱发电”。
中国政法大学2020级硕士 @Lia
我认为2022年的新闻业新媒体平台如抖音,快手等的影响力将进一步提升,随着人们工作节奏的加快,人们获取信息更需要短而精准的新闻报道,如果一些媒体利用这个特点发布不负责任的新闻,对于整个社会获取信息来说大众会成为各个行业之间开展舆论战的工具。
另一方面来说,微博上虽然也存在很多不负责任的信息,但是对于我们国家治理也有一定帮助,比如有很多反应基层干部不作为的新闻以及对于确诊新冠传播病历的路线告知也起到了很好的作用,2022年的新闻业我认为仍然会保留以上的一个趋势。
中国传媒大学2018级本科 @ iiziginiaiy
过去一年,H5、新闻游戏、播客等多种媒介形式让新闻的具体呈现变得更为多元。其中,作为数字广播的播客的“文艺复兴”似乎再度证实了每一种媒介的不可替代性,也体现了受众接受新闻信息的个性化和场景化特征。因而,2022年的新闻业在新闻生产中应当会继续挖掘如何更好地将新闻与移动设备的特性相结合,以及如何生产出更符合受众阅读习惯、阅读偏好、阅读体验的新闻产品。
中国传媒大学新闻视野 周心怡
时间走过2021,迈入2022,互联网和社交媒体不再是遥远又神秘的存在,信息技术的影响渗透进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它们已然成为与我们共生的事物,“我们不是在使用社交媒体,而是活在其中”。毋庸置疑,这是一个个体声音被不断放大的时代,一方面,去中心化的内容生产让互联网环境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多样性与复杂性,另一方面,社交媒体通过全方位的感官俘获我们的注意力。
当技术的影子无处不在,当内容生产的门槛日益降低,当人们日渐沉迷于虚拟世界,这一充满变局的媒介环境与社会环境为新闻业的未来发展既带来机遇,更带来挑战。当下与未来的新闻人,不应仅仅是记录者,更应当是时代的瞭望者和领航人,在某些新奇的技术概念被人们大谈特谈时,在社交媒体的声音日渐纷杂时,新闻业需要做的是警惕技术中心主义和乐观主义,并且在时代的洪流中保持一份独特的理性和人文关怀,才能不被技术裹挟,才能站稳新闻业的脚跟,发出属于自己的声音。
南京大学新记者 许子怡
新闻媒体需要提升或是重塑自身的公信力,新闻生产过程将会更加公开、透明、合乎规范,也就是媒体会将生产过程更主动地置于公众更加严格的审视和监督之下。
中国传媒大学2018级本科 @ iiziginiaiy
2021年年底,发改委征求意见“非公有资本不得从事新闻采编播发业务”,由此可以推测我国对私有资本干预新闻业务、引导社会舆论行为的管控,2022年,我国新闻业务的公共性等社会效益属性应当会更加凸显。
华中科技大学2021级硕士 @椰子
付费墙的模式在将来会继续推进。今年,我国新闻付费领域的领头羊财新进一步提高了订阅价格。这一举措也在一定程度上预示着付费这一模式实际上得到了不少用户的认可,他们对于吸引用户订阅有一定的信心,将来,随着版权意识的加强,新闻价值的提升,会有更多人愿意为这一原本免费的午餐买单。
贵州大学2020级硕士 @沐
性别关怀方面:新闻报道标题会有意识地突出人物性别特征,正面报道,如女科学家,女工程师,刻板印象类如女医生,女司机。评论区都是两极分化,女性主义构建走向极端,希望媒体可以尊重新闻事实,正确引导舆论。
中国传媒大学2021级硕士 @希杰同学
作为一个女权主义者&理想主义者,见证了2021年女性主义和性别议题在简中互联网大开大合,我相信2022年只会更好。李靓蕾事件如同2021一个盛大而激奋人心的句点,其中李本人表现出的坚定、清醒与决绝,网友议论姿态从粉丝后援、娱乐吃瓜转向对无偿劳动、性别分工、家庭主妇、婚后财产分割、女性独立等等严肃议题的关注,使之区别于以往的八卦热点,体现出了显著的公共性。
我本人观察到的一个有趣的插曲是,当@中国妇女报 就此事在微博发表避重就轻、隔靴搔痒的以“监督艺人”为主题的口号式评论,网友对其的不满和声讨将话题#中国妇女报评王力宏 顶上热搜。时隔一天,#中国妇女报再评王力宏 再登热搜,这次的文本则更聚焦于女性权益保障的视角,才终于算是暂缓了些许口碑危机。
这个事例体现出,公众的性别敏感观念与几年前相比早已不可同日而语,媒体失焦失职、难堪大任之际,他们完全可以扬起手中的笔,监督媒体并实现反向议程设置。女性主义思潮浩浩汤汤,这是性别意识空前苏醒的一代,传媒界不可能无视或回避这一点。
不过同样要看到,不少年轻的媒体人和普通女性网民正积极投身于性别平等的传播实践,在播客、微博、豆瓣、公众号等各式媒介平台上发出声音。私以为,这些发端于媒介毛细血管的力量,才是这个时代最具性别平等推动力的生命之源。
西安交通大学2018级博士 @小新
新闻行业对健康传播会越来越重视,同时需要关注用户群体中老年人、贫困边远地区等弱势群体的数字媒体使用情况。
中国传媒大学白杨数新观察 孙逸轩
我个人觉得2022年中国新闻业从宏观层面来看,最重要的是如何做好即将到来的二十大的相关报道的问题。新闻业如何把握和平衡报道的政治需求,将社会公众的所需所想真实、准确、智慧地融入二十大主题报道当中,我觉得是对所有新闻媒体能力的重要考验,这也会直接决定媒体究竟能不能真正发挥出所谓的“凝心聚气”的社会功能。
重庆大学2020级硕士 @小张
六中全会给出了政治和经济上的顶层指示,也释放了政策气球,新闻传播的发展如何融入全过程人民民主发展大局、如何介入共同富裕的新进程之中应该会成为新闻业发展的重要思考方向,所以,即便政务新媒体(数字政府)和媒体融合的纵深发展、媒体与乡村振兴(尤其是短视频的作用)的研究已不是什么新的主题,但一定会成为在新顶层要求下需要推陈出新的重点议题。
中国传媒大学2018级硕士 @盾盾
中国声音如何走向世界,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任重道远。靠如今公共媒体的国际传播流程范本,发表我国立场的声音能有效在国际公共空间被看见?听进去吗?我国的文化自信在提升,但非理性、断章取义的网络民族主义又在兴风作浪,草木皆兵…那么人类命运共同体背景下的必要对内自省,继而转化为提升公众媒介素养驱动力就很有必要。
上海大学2017级博士 @魏老师
2022年中国新闻业的发展仍将处于一个稳定的持续的态势。稳定是指这种现存制度和社会环境所决定的已经延续近十年的基本态势不会发生大的变化,甚至现在就可以预料到明年的几个重点新闻和头条。持续是指这种态势所处的环境在一个短的时间段内发生改变的可能性不大,这种状态应该还会持续下去。
如果非要说值得思考的问题,就是在于社会意见表达所针对的对象可能越来越具有讨论的价值和必要,或者更加针对于非常没有价值和必要的事物来进行。即便是娱乐的因素也要重新思考它的价值。
中国海洋大学新闻传播OUC 吴艺凡
新闻学界与业界间的罅隙或许会在下一年变得更大。2022年,新冠等影响公共卫生事件并未显示出消弱。多变的事件牵扯出劳工问题、医疗卫生等问题,这对业界记者报道时提出了更多的如复合型、多元背景的要求,同时,报道时新闻伦理的问题也可能更突出;与此同时,由于疫情等因素,学界针对数码民族志、网络社区治理等开展更多研究。
河北大学2018级本科 @zzywan
算法、大数据等技术手段与新闻业的联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更紧密,我认为这和如今疫情影响的线上工作场景与日益智能的技术支撑有关,新闻业这种偏向实践的学科、行业在我个人体感下,带有某种虚拟化、数据中介化的特征,我认为新闻学归根到底永远与人、与社会、与时代息息相关。
技术中介化下的新闻业,我们谈的比较多的是媒体转型、媒体融合,但是却对新闻业传统实践这一维度探讨较少,多的是关于调查记者这一角色的夕阳景色,对于一线记者、一线编辑的关注我认为是新闻业学术研究的缺乏,但是一线记者与一线编辑的具体实践我认为有可能是新闻行业最有活力的部分。但是从个人未来职业发展来说,我周围,甚至更多的新闻学子并未把一线记者、编辑等职业当做自身选择,记者、编辑等新闻业一线职业角色的没落让我思考良多,这背后是否有一些结构性的要素?
说实话新闻业学界发展很快,从考研题目看来也很能与时代接轨,但是从业界角度,尤其是中小城市、县镇的新闻业,我感觉除了县级融媒体建设外,其发展还是有点落后于时代。除了文化实力、科技实力外,以新闻传播行业发展为主的信息实力我认为也是从区域开始打造、发展的。这一切上层建筑的发展又根源于各地的经济基础,我是北方人,从一些朋友圈等信息看来确实能感觉出南方,如四川、浙江的县级融媒体发展是比北方强的。
说的比较杂,可能完全偏离预测了,但是我还是希望新闻业可以回归或者说更重视人本身。
注:“实采”受访者文中使用实名;“泛采”受访者使用“@+昵称”。
策划说明:
本策划创意源自哈佛大学的尼曼实验室。
尼曼实验室每年末都会邀请美国业界知名媒体人预测下一年的新闻业发展状况。这种逐年的预测并非基于一个长的历时视角给出,也可能不具备统计学上的意义。但我们认为,这样的预测实际承载了媒体人对新闻业美好的期许、现实的批判以及求变的公心。
由于语境差异,尼曼实验室更多呈现的是美国本土新闻业的发展状况,而我们想把关注的语境与焦点放在中国新闻业上,同时,由于新闻学界和业界长期存在着罅隙,接收到新闻学教育的学生成为其间最大公约数,所以我们尝试收集来自中国本土高校新闻学生的声音。他们对于新闻业的理解与思考将很大程度上关系他们以后的职业生涯如何型塑,关系到未来的中国新闻业又将注入一股如何的力量。
因此,我们展开了这场关于“新闻学生眼中的中国新闻业”策划,在此,再次感谢所有受访的朋友、同学。
附:尼曼实验室“2022新闻业预测”https://www.niemanlab.org/collection/predictions-2022/#all
注:由于微信推文篇幅所限,无法展示所有预测回答,故我们另制有网页版,里面精选了50条预测回答,欲查看请点击复制链接浏览:?page_id=36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