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文化到欧博官网底是什么!又该怎么发展?听听这些大咖们怎么说...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09-19 08:34

提到汽车文化,欧博官网你首先想到的是什么?是外观美学、知名品牌、个性改装,还是赛事活动、模型收藏。其实,汽车文化的内涵远比我们想象的要丰富。

2024年4月,上海汽车文化节前序活动——“汽车文化论坛”在我们博物馆举行。本次论坛围绕着有关汽车文化的多个主题展开,数位大咖的分享和交流,让很多人重新认识并理解了汽车文化。



这篇文章就带大家回顾下这场盛会,从不同角度感受汽车文化的魅力。

《数字时代汽车文化的三维解读》



陶建杰是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的教授及博士生导师,作为资深的地理爱好者,陶教授自驾考察过全国近200个地市,参与执笔《中国汽车文化调研报告》。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让他对汽车文化产生了独到的认知。“文化的本源是人,汽车文化也一样”。从生产制造到使用收藏,人是汽车文化中的核心要素。

他建议到:“如果嘉定能够围绕汽车产业打造一个全方位、全天候的工业旅游线路,那么游客不仅会为某个景点而来,更可能会因为丰富的体验而选择留下来过夜,从而有效拉动文旅消费,实现文化与经济的双赢。”

《中国的狭义和广义汽车文化》



颜宇鹏曾任专业汽车杂志的试车主管和主编,创办了“大家车言论”。在他超过23年的从业经验中,可谓是阅车无数,他对全球汽车市场发展、机械与驾驶技术有深厚积累,也有着自己见解独到。

“线上是本职工作,是我们传播汽车文化、分享见解的重要渠道。线下是内容升维,为车迷们提供一个亲身感受、深度交流的平台。”

从工作到生活,汽车已经成为他生命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线上产出更多优质内容,线下组织民间的收藏车盛会,让汽车文化一直传递下去。

《以受众为中心的汽车文化实践与传播》



作为此次论坛的举办地,上海汽车博物馆收藏了上百辆珍贵的古董车及丰富的辅助展品,向观众讲述着汽车百年发展中的精彩故事。

为了进一步推广汽车文化,我们对观众进行了画像分析,并在汽车文化传播的过程中,将汽车展览与其他文化艺术形式相结合,吸引更多年轻观众。

今年上海汽车文化节正值F1赛事回归,还特别策划了“世界汽车运动百年主题展”,欧博将在518国际博物馆日向公众开放。

《公路文化对话汽车文化》



此生必驾318,这句充满魅力的口号,已经深深刻印在无数自驾爱好者的心中。李克崎是国民公路G318文化推广发起人,也是“此生必驾318”这个公路旅行IP的缔造者。汽车的本质用途在于驾驶和行驶,汽车文化也总是会和公路文化同框出现

正如G318国道一样,一条文化底蕴丰富的公路,能够让人尽情地享受旅途,汽车文化也一直在路上。事实上,让更多人体验到汽车文化和公路文化的魅力,满足更多人“在路上”的精神诉求,是李克崎一直在做的事情。

“我希望318未来能够像长城一样,成为让世界了解中国的一个新的符号。通过这条公路让世界了解中国,这是我的梦想。”

《中国经典车文化与赛事活动发展》



朱丹是中华文化促进会经典车文化委员会FCCC的主任委员,自2003年起进入汽车媒体行业,先后担任《汽车驾驶员》杂志和《汽车博览》杂志主编。

身为汽车媒体和经典车领域的资深从业人士,朱丹感受到了年轻人对经典车文化兴趣的日益浓厚:经典车不仅承载着汽车历史的厚重,更是汽车文化具体而生动的体现。

通过经典车拉力赛、展览等形式,也能让这一小众文化在中国生根发芽,将更多人发展成为经典车爱好者、汽车文化爱好者。

《汽车节庆活动场景下的多元文化体验》



OCR晒车节的主理人崔玮非常多才多艺,身兼著名音乐人、歌手、媒体人和餐饮人等多个角色于一身。

去年在浙江国际赛车场举办的OCR晒车节,算得上是一场中国汽车文化的盛会,吸引了很多车迷前去参与。OCR其实代表了三种生活方式:户外、汽车和复古,晒车节最重要的就是这个晒字,要晒出你的生活态度、晒出你的热爱。

“我们的活动区别于老车的车展和经典车的聚会,我们更在乎的是人。我们希望人有态度,要有情感价值,这代表了一种生活方式及潮流,也更加的具有融合性和多元性。”

《行万里路:见汽车文化之不同》



《无限路书》主理人王黎民先生毕业于英国考文垂大学汽车新闻专业。现在的他,可以说是一位斜杠汽车媒体人,不仅是多个汽车视频节目的创始人,同时还是一名固定翼飞机飞行员及帆船水手。

跑遍世界各地制作汽车节目,海陆空三栖的经历,让他对汽车文化也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汽车文化,本质上还是各地有关有关汽车的延伸,我们不能框定汽车文化,而是应该在不同文化中寻找汽车的元素。”

两场开放的互动话题讨论

七个专题分享,从车到人、从经典车赛事到公路旅行,让人感悟颇多。在汽车产业高速发展和信息大爆炸的年代,汽车文化也赢来了一些契机。

借此契机,我们也组织了两场互动讨论,邀请了数位大咖一起分享交流。

《产业转型带来的汽车文化发展机遇》

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飞速发展,让中国汽车工业已经成为世界领先,但是基于燃油车百年历史发展而来的传统汽车文化,又该怎样和新时代的新能源汽车相结合?



超琦工业设计创始人、汽车设计师王超认为“汽车在出口,汽车文化其实也在出口”。中国新能源车极强的产品力,让中国汽车有了在世界舞台展现的机会,随之也会衍生出中国汽车在世界范围内独特的文化,这是之前从未有的。

周浩然是五星体育F1解说,是一名不折不扣的“赛车人”,他认为无论新能源适不适合赛车,汽车文化中永远都会有赛车这一部分。F1仍是世界上最顶级的赛车运动,上一周刚刚举办的F1中国大奖赛,证明了这一切。人类对于极限的追求永无止境,赛车就是其中的重要部分。

拥有清华大学汽车博士学位的张抗抗表示,汽车工业发达和经济发展是文化的根基,文化也会促进工业和经济的发展。中国新能源车产业的发展,能让更多人有机会感受到汽车的意义,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文化的发展也需要整体的市场积累。

《泛娱乐化时代,做好汽车文化的载体》

在信息大爆炸的互联网时代,短平快的内容往往有着更好的传播效果,然而文化内容往往需要深度和底蕴,如何做好汽车文化,也是所有“汽车文化人”需要思考的问题。



每到周末,上海总会有一帮人在咖啡店门口进行车聚,Weekend Auto Club主理人夏桓彬这么多年一直坚持在做这件事。他的初衷其实很简单:让更多人感受到汽车的魅力,为汽车文化做一点点贡献。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汽车俱乐部分会主任陈刚认为“俱乐部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俱乐部的底蕴”。俱乐部的作用,就是将爱好者们聚在一起,进行专业深度的交流,碰撞出更加多元化的观点。

许政是一名工程师,也是《绿芯频道ECC》创始人,他认为做汽车科普的人,需要在娱乐化和科普之间,来做出取舍和平衡。不仅要把内容做好,也要让更多人能够接受这些“硬核内容”,真正将汽车文化传播开来。

《车轮哥》的主理人陈宇珣认为如今的泛娱乐化时代,是中国汽车文化发展非常好的时代。大量的信息碰撞,将会迸发出更多契机,我们这批热爱汽车、从事汽车行业的人,要坚持初心,持续做好内容。

汽车文化,其实一直在我们身边

无论是分享还是讨论,这次论坛让每一个热爱汽车的人收获颇丰。汽车文化,并不是简单枯燥的数据,也不是遥不可及的珍贵藏品,一次简单的车聚、一次有趣的旅途、一场精彩的赛事,哪怕只是一个周末的午后,和朋友们开着车找个地方聊聊天,都是汽车文化的最真实体现。



刚刚过去的F1中国站,让很多人感受到了热烈,感受到了激情,伴随着那颗种子在心中生根发芽,中国的汽车文化也一定会不断发展。

无论是纯电还是燃油,无论是新能源还是“旧能源”,汽车不止是简简单单的交通工具,早已成为我们生活乃至生命中值得回忆并纪念的一部分。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