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郭春雨 时培磊 李岩松 张锡坤发自河北涿州
小城涿州,欧博官网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洪水考验。
受台风“杜苏芮”影响,河北本次降雨过程持续时间长、累计雨量大、覆盖范围广、降水强度强。由于极端强降雨天气和上游洪水过境影响,涿州市河道行洪和城市内涝风险加剧,防汛形势十分严峻。
早在没下雨的时候,不少涿州的居民已经开始早做准备,在政府的号召下堆起沙袋,坚固门板,但洪灾的危害远超过了他们的预想:据统计,截至8月1日10时,涿州受灾人数133913人,受灾村居146个,面积225.38平方公里。河流里溢出来的水肆无忌惮地流淌,淹没了街道、淹没了农田,水深的地方,甚至红绿灯像半截旗帜一样露在水面。
在这场救援形势依然十分严峻的水灾中,涿州还在熬着。
洪水来了
水位涨得太快了。
平时的日子里,北拒马河是涿州的母亲河,这条顺涿州而下的河流与大石河、小清河汇流南折流至白沟镇,滋养了附近的村镇。
而如今,这条河的很多河段已经分不清了——河里不断溢出来的水流向了附近的村庄和田野,所经之处都是茫茫的一片洪水。附近沿街的村庄,几乎家家户户门口都堆放着简易的沙袋,紧紧闭着大门,但在肆无忌惮的水流面前,这些抵抗显得太过于无力。
洪水没过沙袋、没过台阶,形成了一条平平整整的无边大河,肆无忌惮地流向每一个方向。
沿途村镇的部分居民已经转移,只留下空空荡荡的房子以及一些家畜,据守着被洪水撕咬的村庄。
相比农村,涿州市里的情况好一些,但并不容乐观。水好像无穷无尽一样,一波又一波地漫过来,城市的排涝系统已经达到了最大峰值,街道盛不下的水,流淌进居民的家,把车子、家具、锅碗瓢盆、鞋子都一一浮了起来。
雨停之后,天气闷热得让人难受。82岁的刘大爷站在路边,背着手,看着原本是街道的“河”。
“活这么大岁数,第一次见这样。”刘大爷有点儿耳背,听不太清记者的问题,只是一遍遍给记者讲这条“河”的深度。
“街中间的护栏都淹了。不能下水,不能下水,深的地方得4米了。”刘大爷说,水涨得快,快得让人害怕,“眼看着地面是干的,水慢慢往上涨,几分钟就从脚脖到了小腿”。
雨是从7月29日开始下的。在刘大爷的印象里,涿州很少下这种来势汹汹的暴雨。7月29日16时,涿州市气象灾害防御指挥部办公室启动重大气象灾害(暴雨)Ⅰ级应急响应。这时候,雨还没停,夏天的雨本来就多,欧博下一整夜也不稀奇。那时,乡亲邻里还没有意识到这场暴雨能产生这么大的危害。
同样是土生土长的涿州人,今年52岁的王娟回忆,小时候也遇到过这样的大水,当时水进到家里没到了小腿,父母带着他们兄弟姐妹几个用家里的盆子往外舀水。那时候的洪水,来得快,退得也快,也就是一天的时间水就能退下去,不像这次,雨都已经停了两天多了,但水一点都没少,看着似乎还隐隐地增多了一些。
谁也没想到,这场开始时就滂沱的大雨,能够持续这么久的时间。7月29日8时至8月1日11时,涿州市全市平均降水量355.1毫米,最大降水量为两河村435.7毫米,多个乡镇、街道降水量均超300毫米。
在他们心里,洪水是距离自己特别遥远的事。涿州虽然水系多,但这些年一直相对平稳。也正因为如此,此次遇到这么大的洪水,很多人都完全没有任何准备。
刘大爷的家很幸运,在坡地上,相当于平面两层楼的高度。平时总觉得这里不好,上下台阶都累人,没想到幸运地躲过了这次洪水。
王娟在家里“据守”了一天后,还是到了安置点。一开始她还总想着回去,但小区附近的水已经深到了腰部,除非有皮筏艇等专业作业工具,否则水退之前已经无法回到家中。
连锁反应
暴雨给城市带来的不仅是水,以及一眼可见的交通阻断,还有一系列连锁反应。
一些商铺的灯“啪啪”地闪着火花灭掉。城市大面积停电了。有些受灾的居民第一时间抢订宾馆,城里稍微好一点的宾馆都显示客房已满。没有住满的酒店,打电话过去都是“没水,没电”。
随着雨停,电陆陆续续开始供应或者间歇供应,但水一直没有修好。为了居民用水,政府提供了一些水车,供居民取水。市区人民医院的洗手间外,排起了取水的长龙。
水桶、大瓶子、厚实一点的塑料袋,家里能装水的东西基本都用上了。下班时间,排队取水的队伍足足有一百米长,拐出楼去,再折好几个弯。很多居民不好意思打太多,基本上就是一次取一天的生活用水。
整个涿州都在省水。饭店里为了不洗碗,改成了一次性餐盒,虽然这会增加成本。洗澡成了奢侈的事,天气闷热异常,但珍贵的水只能用来满足做饭等最基本的生活需要。
一位排队打水的阿姨说自己家已经是十分幸运,因为没有被水淹,“你看看医院的走廊上,都是人,很多都是家里被淹了的。”
这话很快就得到了验证。因为没有找到宾馆,记者询问医院的保安哪里可以住宿,保安十分热情地让记者去医院走廊的躺椅上睡,“你去就行,大家都在那里,很安全。”
安全,是洪水来临后要考虑的最关键问题。道路上的积水不知道有多深,有时候刚出门时,路面的积水只在脚踝处,感觉不到危险。走了一阵就没过膝盖,水流开始有劲道,“浪花拍过来的感觉”。
路上停满了车,高架桥上也都停满了车。有些司机胆子大,不听劝,在路上涉水行驶,车熄火停在了路中间,人跑出来了,但水流很快就没过了引擎盖。
水中漂着塑料袋、绳子等各种垃圾。每一步需要非常小心,以免被绊倒。很多涿州人很快学会了看水流识别危险:水流看着不对劲的地方,可能是下水井盖没了。
志愿者小王跟记者抱怨,就在昨天晚上,快到家时,水里猛得冲来一块尖锐的铁板,她躲避不及,腿上被割开了一个伤口。不仅如此,还发现小腿上多了好几块青紫,自己都不知道是什么时候被撞伤的。
城市的积水路中,冲走的井盖是隐患。在乡间,水流中裹挟的物体更多,也更危险。在白沟的一条省道上,一家棺材铺被冲了,没有及时做成板材的木板成了水里的孤舟,浮浮沉沉地漂在路上。
生活还要继续
,
哪怕现在很难
在洪水来临的几天里,日常的生活迅速地发生了变化。很多居民的家被淹了,在政府的组织下,附近的学校等地方成为临时安置点。
涿州的职教中心是此次暴雨洪涝灾害中涿州市最大的一个安置点。这里地势高,幸免于此次的洪水。更重要的是,放暑假了,这里有足够的空间,可以安置被洪水侵袭了生活的居民。
安置点从7月31日晚上开始启用,王常克跟老伴第二天就来了这里。他家在码头镇,村子里的水深有3米,几乎都受灾了。
“7月31日晚上就开始发洪水了,一个多小时,院子里的水就涨到了堂屋里。”王常克的一条腿年轻时受过伤,孩子都在城里,只有他跟老伴在家里。老伴喊邻居搀着他爬楼梯到了二楼,又从二楼爬到邻居家的屋顶,在屋顶等了半天后,等到了救援人员的皮筏艇。
“我一直跟她说,要是洪水再涨,就别管我了,自己逃命去吧。”王常克说,水涨得太快了,没到小腿的时候真觉得这次可能会逃不掉了。老伴还想多带点家里的东西,但最后收拾出来的寥寥无几。全部家具,包括一台今年刚买的落地空调,都泡水了。
“孩子送的,花了6000块钱的新空调,都没舍得开几回。”王克常的老伴在旁边心疼,“太沉了,搬不动,要不挪到桌子上,说不定以后还能用”。
在职教中心,有专门的餐饮企业保障安置群众的一日三餐,同时这里也准备了基本生活物资。
王常克说,日常大概能有两菜一汤,都能管饱。天气热,但学生宿舍里有风扇,大概8个人一屋,洪灾面前能有地方住、吃上饭,心里就很知足。
已经连轴转了三天,职教中心党总支书记韩雪松眼睛里爬着血丝。他告诉记者,目前,这里已经安置了大约2000多名受困群众,再加上服务的教职工和安置的救援人员,学校里目前有3000多人。
“我们号召师生来做志愿者,很快就集合了300多位志愿者,大部分都是学校的老师。”韩雪松说,学校也是第一次面对这种情况,只能是尽最大力量去做好后勤保障。有些学校老师自己家都受灾了,大灾面前,没有人喊累,更没人往后退。除了吃饭、住宿,职教中心学校本身的医务室也有医护人员在岗值守值班,为群众提供医疗保障服务。
酒店早早预订满了,安置点的容纳人数也有限。注意到仍有很多人滞留在外,不少居民自发成立了志愿者团队,提供一些志愿服务信息。
“涿州市高铁友铖幼儿园可以容纳200名救援队员,目前安排了50人,还能安排150人,地址:牛津西边,后塘村富民街高铁友铖幼儿园,请扩散”“北凯健身俱乐部位置,高铁狮子城。还可接纳15人救援队住宿。”“政法街几何机器人,可为救援人员提供休息场所(预估20—30人)现情况:有电有水,无法洗澡,可提供牙刷牙膏,被褥”……
洗浴中心、学校、咖啡馆、购物广场、办公楼,甚至球馆,都被临时开辟成安置点,很多群众自费购买了食物、水和药品,送到这些临时的“家园”。
“现在是最难的时候,但是水总会退。”一位负责登记和接收物资的志愿者对着记者的镜头说,“我们涿州人谢谢所有来帮助我们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