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外汽车生产大国,欧博中国车卖得出去吗?
2022-09-26 19:13
发布于:山西省
《决定性瞬间》
汽车,经过上百年的发展,成为现代人必备的代步工具。
1901年,慈禧坐着汽车在故宫兜了一圈,最后汽车在仓库里尘封。这是汽车第一次进入中国。
同年匈牙利人Leinz将2辆汽车带入上海租界,普通人第一次真正接触到了不用马拉的“汽车”。
而当时真正能开得起轿车的非富即贵。张学良尤其爱车,一个“造中国人自己的汽车”的想法深埋他的心底。
1928年,张学良找到时任迫击炮厂厂长的李宜春商量造车之事,他们一致同意先造重载汽车。
1931年,张学良和技术团队用了3年时间,成功制造出载重达2.5吨的民生75型载重汽车,这是第一辆完全按照中国道路设计和制造的汽车。
1953年,长春一汽在苏联的帮助下造出12辆解放CA10型载货车,这是新中国制造的第一款汽车,结束了中国不能自己制造汽车的历史。
1958年,中国在无资料、无经验、无工装、无设备的情况下,打造出中国第一辆国产轿车“东风”。
自此开始,中国产汽车迈向新台阶。随着经济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对汽车的需求日益剧增。2012年,中国每百户家庭私人汽车拥有量超过20辆,中国正式进入汽车社会。
据公安部发布的2022年上半年全国机动车和驾驶人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6月底,全国汽车保有量达3.10亿辆,其中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1001万辆(纯电动汽车810.4万辆)。全球汽车市场需求大,竞争也日益激烈,随着中国汽车的智能化、网联化水平的提高,中国产汽车正逐渐在国际市场崭露头角。
据相关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仅次于日本、德国,成为世界第三大汽车出口国。当年,中国汽车整车出口量达210.5万辆,是2020年的两倍多。
前段时间,日媒报道了“关于中国车登陆日本市场”的新闻。在汽车生产大国日本,中国车能卖的出去吗?
就此,我们询问了几位日本路人。我们得到了“不了解”“印象不好”“容易坏”“抄袭”的回答。其实大多数人对中国产的汽车都有这种刻板印象。
中国车的技术研发人员如何看待这些评论呢?中国汽车究竟是什么样的呢?登陆日本的中国汽车能够征服国际市场吗?
有人说:“中国现在和刚开始去北美卖车的日本企业一样。”有人说:“之前快递箱上写着‘Send to the Third World’,就是说你的技术水平一般般。”
但是对于刻板印象他们都一致认为“得用实力说服”。
日本当初开拓世界市场时,欧博娱乐曾被指责“依葫芦画瓢”。现在,正在拓展国际市场的中国车厂,能够摆脱这个印象吗?
为了探寻问题的答案,亮叔亲身探访中国汽车行业巨头——吉利,采访了活跃在最前线的技术开发人员。
初入工厂
吉利,作为中国最具竞争力的车企之一,是全球汽车品牌组合价值排名前十中唯一的中国汽车集团,在上海、杭州、宁波等地建有造型设计和工程研发中心。
这次,亮叔去到的就是位于浙江宁波的研发中心。
当亮叔踏进工厂,没有想象中繁忙的景象,整个工厂一反常态的非常安静。让亮叔不禁疑惑:才下午四点,是下班了吗?
据工作人员介绍,受疫情影响现在很多零部件短缺,尤其是芯片供应不上,造成了工厂的暂时停工。
PS:拍摄时间于5月份,自6月份以来,吉利芯片问题已全面解决,目前工厂处于正常生产状态。
但并不是所有工厂都停工了,吉利大力投入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工厂还在持续工作。
据说,这里是亚洲最大最先进的电动汽车生产工厂,自动化率最高能达到100%。
走在新能源汽车生产工厂里,亮叔问:“这个可以拍吗?不是有很多秘密吗?”
吉利的SEA浩瀚架构副总工程师于江自信地回答道:“其实不去讲解、不去详细地分析,大家看到的就只是一个安装点。实际上,它承载着最核心的碰撞策略或安全策略。”
架构是车的骨架,与汽车安全性能密切相关,是汽车非常重要的部分。因为这些看起来普普通通的安装点,是影响电车架构安全性能的关键因素。
于江正为如何在保证安全性能的前提下,减少安装点以提高生产效率而苦恼着。
用实力“打脸”
这天,于江他们为了安装点的问题和曾经在沃尔沃工作的资深瑞典总工Kent远程开会。
令亮叔没想到的是,Kent能听得懂“瑞典”。原来Kent曾在中国呆了5年,所以能听懂一些中文。
亮叔问Kent:“很多工程师说,吉利刚开始和沃尔沃合作的时候,吉利人被沃尔沃看不起,你怎么看?”
Kent说,吉利刚收购沃尔沃的时候,他们安排了一辆吉利自主研发的样车进行驾驶测试,特别是在和沃尔沃现有的样车进行对比的情况下,测试结果不如人意。
但合并以后,吉利这几年的发展进入了无与伦比的快速发展时期。
他们刚开始开展浩瀚架构的研发工作时,沃尔沃人似乎看不起吉利,根本不相信吉利的研发团队能造出这样的纯电车。
但现在,他们意识到吉利的研发能力有多强。
不过因为Kent全程英文,亮叔每一根头发都写着:他在说什么???
这天,于江要测试新车在湿滑路面上的行驶性能,亮叔坐在副驾准备体验一把速度与激情。
然而,这种活动可能不太适合中年大叔…(哈哈哈哈哈哈
挖角
于江,在吉利工作了9年,是SEA浩瀚架构副总工程师。履历如此优秀,会不会有很多公司挖他呢?
于江对此十分坦诚,这几年有很多猎头来找他,他们团队也被人挖过。
为什么于江会如此坚定地留在吉利呢?
于江回答,其实对于工程师而言,一辈子很难有一次机会真正做架构开发,做下一个架构可能是10年后,15年后,甚至再也没有机会。
但在吉利,不到10年,他参与了两个架构的开发。
近年来,中国新势力车企崛起。技术沉淀多年的吉利,成为了猎头挖角的对象。
刘义强,智能控制中心总监,从零开始,一点点壮大了部门,目前部门有300号人,但他正为其他公司挖角而头疼。
最早的时候,部门只有四个人。从2011年开始到2017年左右,186个人都是刘义强亲自面试的。刘义强说,他能记得清这186个人的具体情况,年龄多大,家在哪。
对于他来说,员工的离开,就像自己的朋友、家人离开了一样不舍。
有人选择离开,也有人选择坚守。
之前电控被外资企业所掌控,他们原来做一些事情必须找外资企业,要看外资企业的脸色。所以后来很多从外企来的员工都有一个共同的愿景——成为自主电控的引领者。
守得云开见月明
人才竞争愈发激烈,坚守吉利的他们,要如何开拓国外市场呢?
现在,韦虹带领着曾被称为“不打粮食部门”的新技术开发部,在开拓国际市场中起着带头作用。
部门成立初期,他们要挑战一项仍未被突破的新技术。没有可借鉴的经验,也难以确保开发成功率,但韦虹的热忱为他们争取到了数千万元的预算。
带着不成功就会被开除的觉悟,他们向这项新技术发起了挑战。
韦虹笑言:“一度看不见光明的时候,他们去看了一部电影《血战钢锯岭》。它主要想表达‘坚持’、‘信念’,就是要不断地去尝试。”
因为全世界没人做得出来,怎么敢去做呢?但是在做完三项技术以后,很多工程师都变得非常自信。
他们的努力没有白费。如今,吉利的新能源车在业内得到了很高的评价。
变革的决心
这是吉利斥巨资打造的全亚洲唯一一个世界最新型动力总成模拟试验室。扑面而来的科技感,让亮叔直呼:“好酷啊!”
据混动系统项目总监李瞩波介绍,在这里可以模拟光照,温度可以最高调至50℃,最低可以调至-35到-40℃。地球上各种各样的环境状况,都可以在这里模拟再现。
在这里,能感受到吉利想要打破“中国车便宜但易坏”这种偏见的强烈决心。
李瞩波作为混动系统项目总监,毕业于英国布鲁奈尔大学,是一名优秀的国际化人才。但即使是如此优秀的他,在国外做工程师时也有被轻视的经历。
对此,李瞩波说,之前国内汽车都比较便宜、低端。但现在,我们有自己的品牌,自己的车。他觉得现在在电气化驱动系统涵盖的中间核心的子系统:发动机和变速箱,吉利汽车绝对是走在行业领先的位置。
亮叔的吉利之行让他想起曾经的日本车企也被指责“依葫芦画瓢”,但后来在世界范围飞速发展。
他认为,中国汽车未来也会席卷世界。
因为这里的研究人员年轻、自由、热忱、不畏挑战。
最后
吉利能不能做飞的汽车?
在做。
----------------------我是萌萌哒分界线-------------------
▲祝贺《我住N》入选2021“亚太设计年鉴”🎉
点按封面即可进入购买
海外购买渠道,后台回复「海外购书」即可查收
《我住》电子书现也已在 GooglePlay 上线
公司声明
本内容为原创 如有盗用将诉诸法律途径
编辑 | 萱
视频 | 和之梦
音乐 | 孤勇者 - 陈奕迅
D r e a m更多精彩 M o r e
沉浸式逛Tokyo Game Show,是一种什么感受?
三年未见妻儿,孤身在中国却不敢说寂寞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